热搜: 阿克苏  生态  染料  卢比  服装  中俄  染费  皮棉  盛泽  服装定制  纺织  人民币  不染色  美棉  环保  丝路柯桥  化纤  降税  缅甸  库存 

吉林化纤经验表明:大企业需要先人一步的清晰战略

   日期:2018-11-21     评论:0    

面对全球经济周期性调整、纺织行业周期性调整以及企业自身转型升级周期性调整的三期叠加性因素影响,很多企业都在艰难跋涉中寻求突破。国内大型化纤企业——吉林化纤集团通过实施传统产品优质化、规模产品差别化、新产品产业链一体化的产品结构发展战略实现了公司转型升级。今年1~7月,公司产值31.8亿元,同比增长11.8%,实现收入32.37亿元,同比增长9.4%。

“三化”调整 实现转型升级新突破

传统产品优质化。以打造全球一流的粘胶长丝精品线为目标,加快传统产品的升级晋档。通过强化过程控制,提升设备性能,粘胶纤维质量显著提升,粘胶长丝由a级向aa级再到aaa级持续升级,实现了以质量引领价值的新跨越。

规模产品差别化。作为全国最大、全球第二的腈纶生产基地,吉林化纤不断拓宽思路,通过积极向国际先进企业“取经”,不断提升规模产品的差别化率。公司开发出拥有安全防护性能的阻燃纤维,具有保暖、保健功能的蓄热纤维,色牢度高、颜色艳丽、生态环保的原液染色纤维,用于生产仿毛皮、毛绒玩具等高端消费领域的扁平纤维,以及获得国家专利的抗起球纤维等,新产品触角不断向高端市场延伸。通过与意大利蒙特公司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生产设备,科学调整工艺配方研制出的高性能阻燃腈纶纤维,具有常规化纤无法比拟的耐酸碱、耐高温、阻燃等特性,极限氧指数达到38%~42%,可满足工业过滤领域的苛刻要求,出口到澳大利亚及南非市场。

新产品产业链一体化。从浆粕到纤维再到终端市场,吉林化纤立足长远,分别在河北、四川、湖南等棉、竹、麻产区建立了天然纤维原料基地,成为全国最大的竹浆粕原料基地,并被中纺联确定为全国唯一一家保健功能纺织品原料基地。自去年开始,公司在粘胶浆粕系列产品开发上加大力度,推动粘胶浆粕向军用、民用、产业用等领域纵深发展。目前,醋酸纤维用棉浆粕产品质量已超过美国同类产品水平;医药、食品级精制棉浆粕,也以其较高的附加值,顺利抢滩高端市场;应用于军工产品领域的硝化级浆粕及应用于高档汽车三滤用纸领域的特种滤纸用棉浆粕均已得到客户的认可和订购。

联盟合作 开辟商业运作新模式

作为竹材溶解浆竹纤维的发源地,吉林化纤以具有发明专利的天竹纤维为核心,携手上、下游合作开发产业链,共同创新出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天竹联盟。通过在纺纱、织造、染整、终端加工每个环节,家纺、针织、服装、产业用四大领域内与产业链上的企业紧密合作,使天竹纤维产品质量不断完善,应用领域、市场面越来越广,天竹联盟成员已发展到103家。吉林化纤还在深圳等地成立了天竹纤维健康生活馆,通过加强终端产品的生产和拉动,促进天竹纤维从原料品牌向终端品牌进军。

创新驱动 推进战略新兴产业新发展

近年来,吉林化纤集团公司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实现消化吸收、融合再创新,全力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碳纤维是一种具有低比重、高强度、高弹性等众多优良性能的尖端材料,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碳纤维及原丝,但碍于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对我国碳纤维发展一直实行严格的技术封锁,始终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吉林化纤集团公司以前瞻性的眼光谋划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通过与长春工业大学合作,自主开发了湿法二步法碳纤维原丝生产技术,开创了国内原丝规模化生产工艺的先河,扭转了我国碳纤维产品供应受制于人的局面,还以年产5000吨碳纤维原丝的能力, 成为我国最大的碳纤维原丝生产基地,碳纤维的等级也已经达到t400水平。

今年,吉林化纤集团公司又组建了吉林省碳纤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构建国际一流的产业化合作平台,围绕碳纤维产业链建立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共同突破制约碳纤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快技术成果在联盟间的转移和转化,有效提高碳纤维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推动我国碳纤维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形成吉林省碳纤维产业的整体优势,实现碳纤维产业集群发展和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国产化,助推我国碳纤维产业的发展,为吉林市打造“中国碳谷”,为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实现战略性的跨越保驾护航。

人才激励 储备企业发展新能源

创新型企业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吉林化纤集团公司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建设了3条小装备线、2条中试生产线和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2个省级技术中心。国家级技术中心是现阶段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粘胶长丝、粘胶短纤维、腈纶纤维、碳纤维原丝、浆粕研发能力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同时,吉林化纤集团公司通过选送优秀人才到高校深造、设立“技术进步奖”、“拔尖人才津贴”等各种激励方式,鼓励专业技术人才承担课题,大胆实验、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努力培育以国家、省、市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为代表的能够领衔关键技术攻关的高科技人才队伍,以71名研究生为代表的具有较强创新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以829名工人技师为代表的推动技术转化应用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为企业的科学、持续发展创造了新能源、新动力。

 
 
更多>同类纺织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纺织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我们的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0084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