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全国纺织服装企业免费注册推广
有机 棉纱价格  棉纱 棉花 环保 氨纶 越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企业动态
逸群粗纱机:新成员的高起点
时间:2013-03-18 10:01:56  来源:中国纺织报  共有条评论


  近几年,国内粗纱机市场的需求量出现了较大波动。从压锭调整之后的1998年到2003年,是我国纺织行业飞速发展的几年,粗纱机市场也非常红火,每年要上5000台粗纱机。但最近几年市场逐渐趋于稳定,每年粗纱机市场销售基本保持在2000台左右。市场需求的萎缩带来的是行业的重新洗牌,有些企业退出,有些企业进入。河北逸群纺织机械有限公司选择了进入,而且是在2012年纺机市场最为冷清的时候加入到粗纱机生产企业的行列。

  稳扎稳打是关键

  逸群公司总经理张希俊说,公司之所以敢在市场最萧条的时候开始粗纱机的生产,其勇气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他们的核心团队。公司在粗纱机的设计、生产、销售、采购和生产装配等各个环节上都有经验丰富的人才。这些人员大多在粗纱机行业摸爬滚打了20多年。“所以,尽管逸群在粗纱机领域还是一个新兵,但是我们具备后发优势和快速成长的潜力。”张希俊说。

  公司先后投入500多万元购置加工设备,包括铣床、刨床、数控加工中心。截至去年10月份,这些加工装备全部投入运行。这一举动不仅使零部件的质量有了保证,加强了对生产进度的控制,更重要的是给了员工和用户企业信心。副总经理杨晓军说:“很多人担心我们能不能长久地做下去,但是通过这些装备的采购,表明我们一定会坚守粗纱机行业,同时也让购买逸群纺机的客户不必担心售后服务问题。”

  丰富的粗纱机行业从业经验,使逸群的决策往往能更加贴近市场。去年春节前,逸群纺机已经销售发货40多台。面对良好的开局,张希俊却并不急于扩大生产。他说,在公司发展的初期要确保做到稳扎稳打,先让客户放心地使用我们的设备,维护和稳定住每一个客户,在行业内树立起威信来,然后再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站在高起点

  逸群公司除了有一支经验丰富的优秀团队外,其产品的技术实力也非常强大,用张希俊的的话来说,企业的起点并不低。逸群公司生产的YQFJ467/468型四电机粗纱机脱胎于日本丰田技术,并经过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后改进成型。

  “尽管目前国内粗纱机市场竞争很激烈,但几家企业生产的粗纱机原理各不相同”,张希俊说:“四电机粗纱机已经在市场上使用多年,技术成熟可靠。这种粗纱机的运转全部靠电气控制系统来完成,而这套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早已得到了市场的充分验证。”

  除了延续四电机粗纱的稳定性能外,逸群公司研发人员还对产品设计进行了调整。杨晓军向记者介绍说,他们首先改进了电气控制程序,将电器柜从双面改成单面,既降低了电器柜的功耗,又方便了操作。电器柜的背面预留出来为将来的产品升级做好准备。另外,逸群粗纱机在电气程序设计上也有所升级。一些粗纱机在电压不稳时会出现整车断头现象,为此,研发人员增加了一个继电器,一旦电压不稳定,粗纱机可以先停车,然后再启动。这样就可以避免大面积出现断头,从而降低了挡车工的工作量。

  与此同时,逸群的研发人员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下一步的技术革新项目。张希俊解释说,“我们现在做着两方面的研发工作,第一是研发人员正在研发下龙筋精密定位技术,这项技术可减少纺纱初期的跳管现象,减少粗纱的意外牵伸;第二是希望能在粗纱机风机上有所突破,能将吸风装置改成龙带传动,使用低功率的电机传动龙带把废棉带走,从而让客户达到节能的目的”。

  技术储备更重要

  “未来两到三年时间内,自动落纱粗纱机的需求要迅速增长,仅靠现有产品肯是不行的。目前,国内的自动落纱粗纱机研究已经有一定水平,我们要快速赶上。我估计到2015年的时候,60%~70%的客户都会选择自动落纱粗纱机”。张希俊向记者谈到他的技术储备计划。

  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不得不选择自动化程度更高、效率更高、能够减少用工的纺机设备。就像细纱长车一样,前几年细纱长车的研发还显得不那么紧迫,最近几年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促使纺机企业加快了研发和生产的步伐。张希俊认为,同样,随着自动落纱粗纱机市场需求的变化,如果没有这项技术储备的企业自然会被市场淘汰。国内的自动落纱粗纱机研究已经有一定水平,逸群要快速赶上。

  除了自动落纱粗纱机的研发,逸群还将目光投向了粗细联。目前,国内的细络联技术相对成熟,粗细联技术还很少有应用。如果粗细联得以实现,在细络联的基础上纺纱车间就将可实现粗细络联,那么,纺纱的后道程序就将率先实现自动化,这将是纺纱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

  在谈到未来的市场销售规划时,张希俊说:“我们的目标是3年之内销售收入达到1亿元,也就是销售近300台的粗纱机。逸群公司成立不到一年时间就已经销售了40多台,今后,随着公司实力的不断壮大,这个目标并不是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