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全国纺织服装企业免费注册推广
有机 棉纱价格  棉纱 越南 印花 环保 棉花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新闻
广东惠州将制定实施投资“负面清单” 优化营商环境
时间:2014-09-09 11:59:19  来源:南方日报  共有条评论


  积极探索基层治理体系创新,为加快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努力破解惠民利企政策实施的“中梗阻”,确保改进作风的措施落实在一线、成效体现在基层。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关健要把握精髓要义,抓好贯彻落实。结合惠州实际,就是要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做好改革发展稳定“三篇文章”。

  一、强化责任担当,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责任重于泰山,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能够担当。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的殷切希望,落实到惠州就是要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这既是新时期省委、省政府对惠州发展提出的总体要求,也是惠州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

  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提升,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在内的五位一体的发展。到2017年,我们要在经济总量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同时,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城市,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与此同时,对内统筹推进中心城区、县城、中心镇扩容提质、协同发展,对外加强“深莞惠”经济圈建设,主动接受深圳、东莞的辐射,积极当好珠三角带动粤东北地区发展的桥头堡,推动产业梯度转移,突出辐射带动功能,为广东实施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战略作出应有贡献。

  二、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把稳增长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就惠州而言,当前最紧迫的任务还是加快发展,把稳增长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一要立足在谈项目抓签约、立项项目抓动工、在建项目抓投产、建成项目抓效益。紧盯2013年以来新立项466宗亿元以上项目,特别是加快中海惠炼二期、信利AMOLED等在建重点项目建设。

  二要规划建设环大亚湾新区和潼湖智慧生态发展区两大平台。加快推进环大亚湾新区惠州南站新城、大亚湾石化区和稔山滨海新城三大起步区建设,尽快制订实施潼湖智慧生态发展区总体规划,推动“惠州制造”向“惠州创造”转型,为惠州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要引导扶持纺织服装、制鞋、家电、建材等传统产业的重点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培育自主品牌。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机制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快推进石油化工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扶持企业建设研发中心,构建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大力实施人才“天鹅计划”,引进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对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四要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快推进7条在建高速公路和莞惠城轨、惠州机场、惠州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推动惠州港尽快进入亿吨大港行列、惠州机场尽快复航、莞惠城轨尽快通车,到2017年,高速公路的总里程达到800公里。

  五要构建全方位惠货展销体系,着力扩大内外需求。依托“惠货全球行”、“惠货全国行”、“惠货网上行”,加大惠州产品推介力度和招商选资力度;以安博等大型物流企业落户惠州为契机,规划建设一批新的商圈,提升商贸流通竞争力。

  三、坚持问题导向,把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这是对改革本质的深刻揭示,也给我们提供了坚持问题导向这一重要的改革方法。

  近两年来,我们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试点,启动实施了行政审批制度、工商登记制度、投资项目审批制度、公共资源交易体制和网上办事大厅等重要领域改革,对这些改革要认真总结提升,确保最大限度推广应用,最大限度发挥效益。要针对已制定“施工图”的388项改革任务,完善等级化台账管理制度。要建立健全“三张清单”管理制度,全面梳理完善“权责清单”,制定实施投资“负面清单”,公布政府职能部门“服务清单”,扎实推进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全流程改革,完善公共资源交易三级平台和网上办事大厅建设,打好优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组合拳”。要对照《广东省推进改革先行试点的实施方案》,主动加强与中央、省有关部门衔接,力争我市有更多项目成为中央、省的改革试点。

  四、一手抓民主,一手抓法治,着力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接下来,惠州要积极探索基层治理体系创新,为加快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是推进治理人本化。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复退军人之家”、“出租车司机之家”、“流动商户之家”等特色之家的桥梁纽带作用,构建多元协同治理格局。

  二是推进治理民主化。践行“由民做主”理念,健全完善“四民主工作法”和“社区约请”制度,做到老百姓的事情自己“说了算”。

  三是推进治理法治化。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健全完善“法制副主任”制度、诉前联调、公调对接等大调解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医调委”等专业性、行业性第三方调解机构。

  四是推进治理源头化。开展社会矛盾化解“百日攻坚战”,扎实开展劳资纠纷、问题楼盘、涉法涉诉等12个领域的专项治理行动,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和农村“三资”监管体制,从源头上防范矛盾纠纷的发生。

  五是推进治理立体化。建立健全“全民创安”社会动员机制,推动三级综治信访维稳平台延伸到村、社区,实现大巡防向大群防升级。

  六是推进治理信息化。整合网上信访大厅、行风热线、惠民在线、“掌上村务”网络问政平台,探索建立“社情民意库”,对群众反映的意见诉求,100%交办落实、100%回复反馈,努力提高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五、牢固树立宗旨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主动解民难、排民忧、顺民意,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我们将出台相关实施意见,努力破解惠民利企政策实施的“中梗阻”,确保改进作风的措施落实在一线、成效体现在基层。

  首先,对照反“四风”要求,狠抓问题整改,尤其是抓好联系服务群众中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改工作,说到做到,兑现承诺。

  其次,切实把惠民利企政策落到实处。制定出台“十件民生实事”管理细则,推动每年“十件民生实事”规范化实施、常态化开展,办老百姓想办的事。用好“民生财政”,引导社会力量踊跃参与民生实事建设。常态化开展“企业服务月”活动,特别是对“惠28条”、“惠42条”等帮扶政策。

  第三,按照“更直接、全覆盖、常态性、制度化”的原则,创新完善现有挂钩联系制度,固定联系时间、固定联系地点、固定联系人员、固定驻班方式,开展市、县区、镇街领导村居驻班制工作试点,取得经验后全面铺开,从而建立起覆盖县区、镇街、村居三级,更系统、可持续的直接联系群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