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全国纺织服装企业免费注册推广
有机 印染 越南  棉纱价格 棉纱 棉花 氨纶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新闻
背负“三座大山”终被压垮 明辉破产警示了谁?
时间:2015-12-03 11:06:48  来源:锦桥纺织网  共有条评论


   创立时曾一度雄心万丈的江苏明辉化纤,最终没有熬过本轮持续调整的聚酯涤纶行情

  11月15日,江苏省太仓市明辉化纤科技股份贴出的一份公告,在业内引起一片哗然。依据公告,由于资金链断裂,公司将进行破产重组,并对全体员工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至此,前段时间以来闹得沸沸扬扬的明辉破产倒闭传闻也终于有了定论。

  明辉的生产设备配置一度是比较先进的,为什么最终会走到破产这一步?

  资金链断裂直接导致破产

  明辉化纤位于江苏省太仓市沙溪新材料产业园,由太仓市10家具有一定实力的化纤加弹企业联合投资成立。

  明辉的年产能约为25万吨,主营POY。依据明辉最初的投资计划,还将建设DTY项目,但最终计划搁置。明辉POY项目2010年开始引进,2012年5月投产,总投资约10亿元。据了解明辉的一名江苏聚酯业内人士回忆,明辉在最初投建时,启动资金部分由10家股东分别出资3000万元,合计出资约为3亿元,其余资金均从银行贷款所得。

  “明辉并非上市公司,融资成本偏高,数额庞大的银行贷款,每个月都会产生大量的利息,这种压力很大。同时,2012年~2015年,据我们了解,明辉又陆续从银行贷款十几亿元用来经营,负债高企,并且它是在2012年进入市场,正好处于聚酯行情一路下行的阶段,每月的产品销售额相当一部分要用来偿还银行的利息,又怎么可能赢利呢?”在谈到明辉破产的主要原因时,一名江苏知名聚酯企业部门经理这样表示。

  另一名江苏聚酯企业销售经理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分析认为,明辉财务费用较高是其破产的一大因素。

  明辉已然破产,而近来同时陷入破产传闻的浙江红剑集团有限公司的状况目前仍不明朗。现有24万吨聚酯涤丝年产能的红剑集团于1999年成立,曾获得“中国化纤企业50强”等多个荣誉。然而由于资金链断裂、牵连担保等,红剑集团也已于8月22日正式停产。

  不止明辉、红剑,据不完全统计,自2012年起,陆续有聚酯化纤企业因资金链断裂等因素进入破产清算。如2012年聚酯涤纶长丝年产能为30万吨的浙江化纤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与聚酯涤纶年产能为10万吨的江苏三鑫化纤有限公司,2014年聚酯涤纶长丝年产能为20万吨的江苏神羊化纤有限公司、聚酯涤纶长丝年产能为40万吨的浙江赐富化纤集团,以及今年聚酯涤纶年产能为20万吨的浙江龙腾化纤集团都已被淘汰出局。

  上述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包括明辉在内的一些聚酯企业是在2008年的“4万亿元”政策的刺激下快速扩张起来的,在本轮聚酯涤纶市场行情低迷的情形下,银行为了防范风险,对企业进行收贷抽贷,这也直接导致了一些中小型产能聚酯企业的“死亡”。“这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反思,如果相关部门在对企业贷款方面能加大监管力度,银行在对企业发放贷款时能更加重视对投资项目的评估,或许风险会下降一些。”这名业内人士这样感慨。

  股东过多、内耗过大是一大诱因

  除去行业环境、市场需求等外部原因,明辉管理不善、股东过多、内耗过大等内部原因也是导致其破产的重要因素。

  上述江苏知名聚酯企业部门经理指出,明辉的10家股东都经营着自己的化纤厂,各自的企业也都有一定的赢利能力,其中一家股东旗下的公司每年DTY的销量在3万吨~4万吨左右。

  另一江苏聚酯企业销售经理表示,明辉年产25万吨聚酯项目建设的初衷之一,是建立在为这10家股东企业提供POY产品的基础上。明辉的POY产能约为600吨~700吨每天,而10家股东可自行消化300吨~400吨,约60%左右。同时,太仓市化纤市场集中在沙溪、璜泾两个区域,平均每天化纤用量达到1万多吨,明辉其余产能因此也有很好的销售出路。

  然而,明辉资产负债率过高,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较重。“明辉在运行时,管理层在财务与采购、销售方面经营不完善,由于整体产能偏小,单位管理费用偏高。别人1吨产品的均摊费用成本约1200元,而明辉1吨产品的均摊费用约为1500元,再加上市场行情不佳,企业想要赢利简直是难上加难。”这名部门经理指出。

  同时,10家股东在购买明辉POY产品时的压价也为明辉的经营造成较大的压力。“POY当前本身就是薄利,赢利困难,而10家股东企业从明辉提取POY时,比市场上平均每吨的价格要低200元~400元,在企业经营日益困难的情况下,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他表示。

  他建议,“企业应重视加强财务风险意识防范和控制,完善企业管理,同时应为企业的发展前景考虑。”

  POY行情下行加速明辉淘汰

  据介绍,明辉聚酯聚合采用北京中纺院成熟工艺技术,纺丝设备采用德国进口巴马格设备,技术装备都在当时属于先进行列,所生产的产品品质也较高。然而明辉的聚酯产品是在2012年以后投入市场,正好处于聚酯涤纶行情下行时期,并未享受2009年~2011年聚酯行业的暴利行情,这也是其企业赢利压力较大的原因之一。

  据上述知名江苏聚酯企业部门经理介绍,2010年~2011年那段时间,POY产品的整体价格较高,赢利能力较强。2010年年底左右,POY产品平均价格可以卖到1.2万元/吨左右,平均每吨的利润一度能达到1000元左右。此后,POY产品价格开始进入持续下滑通道。2012年以来,POY平均价格从约1万元/吨下滑到2014年的9000元/吨左右,今年价格更是持续下跌到6000元/吨~7000元/吨,较2010年价格下跌幅度达到50%~58%。

  “当前POY本身熔体成本就达到约5700元/吨,在目前的价格行情下,有些聚酯企业已经处于盈亏边缘,甚至步入亏损通道。”他表示。

  而造成POY价格一路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则是聚酯产能出现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上述业内人士指出:“2010年~2011年,受政策刺激,聚酯产业链上下游都在扩张,所以产需整体相对平衡,需求旺盛,因此POY价格也就较高。但目前,上游原料行业整体仍在惯性扩张,纺织品终端需求却没有及时跟上,需求低迷。在这种现状下,不少POY企业为了保现金流,只能压低价格抛库存,势必会引起企业之间的相互降价。

  同时,明辉聚酯产能体量较小也是其在市场中竞争力较差的原因。明辉25万吨的年产能,每天产量只有600吨~700吨左右,而聚酯“龙头”企业如桐昆每天的产量能达到1万吨,这是明辉无法超越的。

  “2016年聚酯行业形势仍较严峻,行业‘周期性低谷’显现,企业不得不经历难熬的苦日子。在江浙地区,产能规模与明辉类似,在2000年左右投产的企业,有一些已经因为种种因素而陆续倒闭,而那些在2012年~2013年以后新上的中小型聚酯企业,接下来的处境将很危险。”上述负责人这样预测。

  点评

  企业经营界一直有一句话:“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在太多企业经历的大败局中,资金链断裂都是首要因素。

  在很大程度上,最终导致明辉走向破产的系列困境,只是其中一个“缩影”。尤其是沉重的资金压力和财务负担是压倒明辉的最为直接的诱因,也是最后一根稻草。

  事实上,纺织工业产业链条上更多的中小型化纤、纺织、服装企业,面对融资渠道有限、融资成本高、上市困难等多重因素,都面临着很大的资金压力。产品的差别化研发当然是突围之路,但很多中小型企业的苦楚在于,如果肯于投入研发便需要数额不菲的资金,而资金压力越大、现金流越紧便越容易削减研发投入,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中小型企业资金抗风险能力本就较弱,如果产品再无特色、无优势,一旦遭遇低迷的市场行情,经营面临举步维艰,甚至出现亏损、倒闭的情况就不难理解,更何况是在POY产品品种趋于单一、品质同质化的境况下。

  在“万众创业”的时代,中小型企业的兴起将会层出不穷。在化纤工业持续调整升级的现阶段,仍有不少中小型企业面临不小的经营压力。这些企业进入市场的时机选择、自身经营战略得当与否、产品有无特色当然非常重要,但另一方面,越来越完善、多元化、市场化的融资渠道的建立,银行等部门对于新投资项目须进行更加科学的评估和论证等系列外围因素的配套“护航”,在某种程度上更为关键。唯有外部生存环境与企业内部经营同步进行持续优化,才能避免下一个“明辉”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