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全国纺织服装企业免费注册推广
有机 棉纱价格  棉花 棉纱 环保 氨纶 越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新闻
产业转移:到更有优势的地方去
时间:2013-01-22 10:00:57  来源:中国纺织报  共有条评论


  □ 本报记者 杨兴华

  产业转移作为生产力空间转移的一种方式,既是发达地区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外力。中国棉纺织行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指出,“十二五”期间,棉纺能力要向具有资源和劳动力支撑的中西部地区转移。新疆自治区棉纺锭规模将达800万锭,棉花加工量达100万吨。中部地区如河南、湖北、河北、江西、湖南等,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加快存量资产的优化升级。

  我国的棉纺织行业在东部地区已达到相当的规模,其发展水平和阶段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东部棉纺织产业逐渐面临一些无法克服的问题,例如劳动力成本增加、土地资源紧张、水电运输等生产管理成本的增加、交通和环保问题等,使东部沿海棉纺织产业发展明显缺乏后劲,经济效益下降,竞争逐渐失去优势。在市场以及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棉纺织企业开始迁到西部具有资源优势的地区,以合作的方式,迎来新的发展局面。

  产业转移成效显现

  早在“十一五”期间,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就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之一。而棉纺织行业也因为资金、技术门槛较低,对劳动力成本敏感度高,对原料的依赖性强,成为优先转移的行业。

  如今,在棉纺行业“十二五”规划的指引下,产业转移依然是行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纺织行业优先转移的产业,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棉纺行业产业转移的成效已经显现,多数企业已尝到产业转移带来的甜头。

  棉纺织企业原料丰富、劳动力充沛的大省或地区转移,不但可保障企业有充足的原料供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河南中方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河南扶沟县全国重点产棉县的优势,建设了2万亩中长绒棉国家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仅中长绒棉这一项,公司棉纱成本就大大低于其他企业,同时棉纱品质得到了保障,产品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有调查显示,近年来,全国棉纺织转移产能接近500万锭,主要是江苏、浙江、福建等地的产能向新疆、河南、湖北以及江西等省转移。新疆地区承接转移及新建产能达230万锭,华芳、江苏联发、安徽华茂等棉纺织企业在新疆投资建厂。河南省承接产能约100万锭。江西自2008年以后快速承接沿海地区的产能转移,增加了100万锭以上。

  新疆是棉纺行业向西部地区转移的代表。新疆棉花生产量占全国的1/3,棉花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产量、国内销售量、出口量连续10多年居全国首位。此外,新疆也有较强的区位优势,它与8个国家接壤,有16个对外开放口岸,这对内地纺织企业很有吸引力。

  前来新疆投资创业的知名企业已达20多家,如华孚集团、联发集团、金泰棉业、永翔纺织、冠鑫棉业等,成为推动行业发展及当地经济增长的生力军。来新疆投资发展的企业,多数是纺织深加工企业,将产业链前端移至新疆,在新疆建立了棉花收购加工和纺纱、织布生产线,促进了新疆纺织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大提升了新疆纺织的竞争能力,为当地增加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升企业竞争力作出了显著贡献。

  布局优化助力发展

  我国棉纺织产业的转移,大致可分为省内转移、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向周边如东南亚国家转移3种。产业的转移,可以说是一次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产业转入地区因具有某种显著优势,吸引企业前来投资生产,而企业的入驻,也可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赢的目的。

  近年来,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品种稳定,而且都是优质棉,但不少棉花大县没有自己的棉纺企业,为卖棉花而愁。而我国东部许多企业却被用棉问题困扰,国际市场棉花短缺、棉价波动较大曾一度使国内棉纺行业的老总们寝食难安。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曾表示:解决问题的出路就是自己种植棉花,在新疆建立棉纺厂,既节约了成本又规避了风险。于是华孚等一批棉纺企业入驻新疆,使供需双方找到了“双赢”的突破口,将棉花的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竞争优势。

  新疆的棉花资源吸引着众多企业,同时,企业也使新疆棉花种植的品种、模式、产品购销模式等发生了变化。棉花和棉纺厂的紧密的结合,对优化棉花品种结构,整合农业科技力量,推进新疆棉花生产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企业在新疆建立棉花基地,取消中间环节,增加了企业利润,也提高了企业抗风险的能力。

  尽管2012年全球纺织市场持续疲软,内外棉价差也在困扰着企业,但华孚色纺依托自身强大的品牌支撑,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积极开拓终端市场,实现在逆市中销量的高速增长。华孚色纺不断推进前瞻性产业转移,加快高新技术的产业投入,实现了从产品结构优化到棉纺产业升级的过程,在更高层次上确立了以质量、创新和快速反应为主体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据了解,新疆每吨纱的生产成本要比内地低2000元以上。除了优质棉价的成本优势,还能分享新疆纺织产业集群带来的经济聚集效应。同时,新疆地区特殊的税收优惠及补贴政策亦为华孚色纺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扩大利润空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河南扶沟县也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个成功案例,产业聚集区纺织工业园形成了以规模化棉花订单、精细化棉花加工、电子化棉花物流、高品质精梳棉纱、织布、印染为链条,以国内、国际市场为依托,富有地域特色和纺织行业优势的产业化格局,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良性发展大有可为

  实践证明,棉纺行业进行产业转移,是实现产业布局优化、优势互补的有力举措,是行业未来的继续发展的方向。目前纺织产业在新疆的布局调整和产业转移已初见端倪。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仍将把产业转移作为重点工作,并将不断完善和明确产业转移的各项制度和政策。

  河南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尽管我国的棉纺织行业产业转移发展得较早,但在有些方面还不够成熟,很多时候需要政府的干预。另外,产业集群地应给产业转移过来的企业的后续发展给于足够重视,增强对转移过来企业的科技、融资、人才和大众服务体系的支撑,加强发展后劲,以免让转移过来的企业“水土不服”。

  由东向西的转移加速了我国棉纺织企业优胜劣汰的进程,促进了行业技术的研发创新,同时,随着产业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产业链间的无间合作以及各种政策的完善,相信棉纺行业会熬过这个“寒冬”,重新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