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阿克苏  染料  纺织  生态  盛泽  服装定制  降税  缅甸  人民币  皮棉  卢比  美棉  服装  丝路柯桥  中俄  化纤  染费  环保  不染色  棉纱 

“新舒”衬衫布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带来的启示

   日期:2018-11-16     评论:0    

纺织科技网纺织科技网--专业的纺织技术论坛

前天,“新乐纺织”竺鉴行产品研发中心的设计师在分析面料流行趋势。为更好地创新面料,该公司的设计师每周都会对不同面料的不同特点,结合市场销售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和分析,扬长避短。

本报记者 陶晓宇 文并摄

浙江新乐纺织化纤有限公司十年磨一剑,通过不断研发创新,终于摘得中国驰名商标桂冠,企业也因此获得了更多定价话语权,竞争优势明显。“新乐纺织”的成功带给我们面料生产经营者很大启示:中间产品也要靠创品牌,形成价值链,才同真正分享到高端市场的附加值。

位于钱清镇的浙江新乐纺织化纤有限公司的“新舒”衬衫布,前不久被国家工商总局评定为驰名商标。业内人士指出,“新乐纺织”带给我们很大启示,中间产品不但可以创品牌,还可以通过品牌创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十年磨一剑

“新舒”是全省首个衬衫面料的国家级驰名商标。相比服装这一终端产品,纺织品作为中间产品,打造驰名商标难度显然大了很多。办公室主任徐国友告诉记者,为创牌,公司先后花了10年时间。

10年前,和县内大多数纺织企业一样,“新乐纺织”主要靠接单谋生:客户拿着一块面料,让“新乐”及其他三、四家企业同时报价,最终从中选择一家。为此,企业经常受制于人,疲于奔命。老总痛定思痛:不搞研发,不搞创新,企业就没有发展的动力!于是,他下决心改变被动接单这一现状,转型“研发+贸易”,做强产品品牌。

2002年,公司成立了“竺鉴行产品研发中心”,自主研发新产品。几年来,研发队伍逐渐壮大,已由早期的3个人,发展到现在的20多人。近年来,公司每年投入研发资金2000多万元,每年研发面料4000多款,产品也一步步由“县知名”向“省著名”再向“全国驰名”迈进。日前,公司喜得驰名商标荣誉的同时,还被评为浙江省创新型示范中小企业,其“竺鉴行产品研发中心”则获得“浙江省第五届杰出职工银锤奖”。

创牌成气候

记者了解到,“新舒”是我县面料界的第二个国家级驰名商标。位于我县平水副城的袁盛牛仔服饰织造有限公司的“郎西雅”牛仔面料,于前年10月,摘得了我县首个行政认定的全国驰名商标。

“从前很多企业认为,创牌涉及大量的资金投入,纺织品面料是中间产品,不需要为终端消费者所了解,因而不需要创牌;但是现在企业观念转变了,他们开始重视品牌建设,因为品牌帮他们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开拓了市场。”县工商局商广科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我县不少企业开始从事网上贸易,行政认定的全国驰名商标,因含金量高,在网上彰显出先声夺人的优势,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县不少纺织生产企业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积极开展品牌建设。至今,我县已有纺织类全国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43件。今年又有10多家申报省著名商标。

转型升级的通途

同属中间产品,国内江苏的“阳光”、山东的“鲁泰”,早已妇孺皆知;国外的“莱卡”、“东丽”则更加名扬四海。

拥有品牌就是不一样。“品牌效应往往呈链式传递,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释放出极大的能量。”轻纺城“皮尔波澜”纺织品有限公司,是阳光呢绒的合作伙伴,正是因为站在“阳光呢绒”这一巨人的肩膀上,轻松地享受着“阳光”带来的高附加值。而“万姿布业”,则是“日本东丽”在轻纺城的总经销商,同样,其产品附加值令许多经营者望其项背。

在“新乐纺织”的公司展厅,展示着几千款新颖面料。“从前,客户要求生产什么面料、什么价格,公司都得言听计从;而如今,客户到展厅挑选面料,价格由我们说了算。”徐国友告诉记者,对中间产品来说,建品牌,就是建渠道,建可持续发展的出路,自从“新乐纺织”品牌知名度提升后,企业一改从前那种被人牵着鼻子走的状态,不但掌握了价格话语权,产品附加值大大提高,找上门来的优质客户也络绎不绝,公司服装商中,有16家同样是全国驰名商标。“我们和前后道生产厂家,形成一条牢不可攻的价值链,共同分享这个领域的高端市场。”

 
 
更多>同类纺织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纺织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我们的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0084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