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全国纺织服装企业免费注册推广
有机 棉纱价格  棉纱 环保 棉花 氨纶 越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新闻
安康蚕桑寻外力“破茧”
时间:2013-03-20 09:23:44  来源:中国纺织报  共有条评论


  今年两会期间,记者在大会堂采访巧遇陕西省安康市委书记郭青,得知记者来自《中国纺织报》社,这位来自蚕桑产业兴旺的安康市委书记兴致勃勃地介绍起安康市蚕桑的生产情况。

  “安康蚕桑的生产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西周。安康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于发展蚕桑生产,春、夏、秋季的养蚕环境甚至优于南、北方蚕区,所产蚕茧茧形大、茧丝长、解舒率高,早在1972年安康市所产生丝就被国家批准为‘出口免检产品’”。细数安康的蚕桑养殖历史,郭青颇感自豪。

  筑巢引凤 服务健全

  据介绍,截止2012年,安康市桑园面积55万亩,全年发种27.96万张,产茧11147吨。2012年全市10家缫丝生产企业共有33056绪缫丝机组,推广智能化缫丝机20组8000绪,年生产白厂丝能力达3000吨,可消化鲜茧3万吨;实际开工32716绪,实际生产白厂丝1849.52吨,同比减少15.7%,全年白厂丝销售收入达6.07亿元。蚕丝被生产企业20家,年生产蚕丝被20多万床;织绸企业1家,年产丝绸50万米;办理许可证的鲜茧收烘茧站431家,形成了“缫丝与收烘一体化”、“流通企业(收烘站)”+“农户”模式、“缫丝企业承包烘茧站+农户”三种鲜茧收烘模式,分布各镇及主要蚕桑产业大村。

  安康蚕桑产业构建了市、县区、乡镇三级科技服务体系,以安康学院蚕桑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在全国都具有一定影响力。全市有5个蚕种制种单位,固定资产3000万元,制种能力65万张。全市有蚕桑技术推广站10个,基地乡镇配有蚕桑技术干部;建立市县两级专业学会7个、会员200余人,建立乡村蚕桑专业社及协会组织200余个、会员20000余人,每个乡镇有一批技术能力强的专业服务队,每个重点村有2~3名技术骨干。蚕桑产业中心、蚕种场、蚕药厂、蚕种公司、蚕种质监站等技术服务机构健全,已形成从兴桑、育种、养蚕到收烘、缫丝以及茧丝绸产品综合利用蚕桑产业链。目前已完成桑树新品种引进6个、蚕品种10个,保存桑树品种资源500余种,推广养蚕新技术20余项。

  天时地利 期待人和

  尽管占据蚕桑养殖的天时地利,郭青表示,由于安康地处陕南,与江浙丝绸业发达的省市接触较少,加之宣传力度不够,当地蚕丝的优势并不被广泛知晓。

  “如果能够引进一些蚕桑深加工的先进技术,或者吸引优秀的企业来安康建厂,将提升我们蚕桑的产品附加值,为产业发展带来更好的前景。”郭青期待有更多丝绸企业到安康考察,了解当地蚕茧优势,进一步拓展多方面的合作。

  对于安康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当地政府积极出谋划策帮助企业寻求突破。“目前,各缫丝企业生产销售情况良好,所生产的白厂丝没有积压库存现象,但企业也面临一些困难。”郭青介绍道,安康梅花牌白厂丝为省级名牌产品、出口免检产品,但由于出口退税政策没得到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出口积极性。同时,由于近两年受金融危机、劳动力价格急剧上涨以及蚕茧价格和茧丝绸市场的剧烈波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蚕桑生产急剧下滑、原料茧过剩与不足频繁交替出现,给产业造成了极大冲击,需要从蚕种补贴、技术推广、出口退税、企业技改和产品开发等方面支持,市委市政府还考虑建立市场调节基金稳定蚕桑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