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全国纺织服装企业免费注册推广
有机 棉纱价格  环保 棉纱 印花 越南 棉花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新闻
舒适度诉求占上风 西装男裤也加入松紧腰队伍
时间:2014-03-14 11:45:21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共有条评论


  如果你拥有一条合身又舒适的裤子,可谓人生一大幸。前两天记者和一位身材娇小的姑娘聊起买裤子的事,问她:“你买裤子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裤身合适腰围太大、腰围合适裤身太紧的问题?”姑娘回答得嘎嘣脆:“有!所以我现在穿的裤子80%以上都是松紧腰的。”

  要是你对松紧腰裤子的记忆还停留在儿时的“踏脚裤”、“棉毛裤”上,那你就out了。如今的松紧腰可以出现在几乎各种款型的裤子上,而且女裤男裤通吃。至于裤子的实穿性,谁穿谁知道!

  松紧腰的不只是打底裤

  西装男裤也加入队伍

  前两天,喜欢海淘的aqua给老公买了一条意大利品牌的西裤。“这裤子挺特别的,标准的西裤版型却配了一条运动裤的裤腰——松紧腰,还带一条抽带。”aqua说,选这条西裤理由很简单,再也不用担心裤腰过松过紧,吃撑了的时候也不会遇到不得不放松皮带的囧境了。

  如果说,前两年松紧腰的设计基本都出现在女式打底裤上,那么现在不少男裤也配上了松紧腰。记者在杭州的各大商场逛了一下,发现这样“混搭”的裤子还真不少,在快时尚品牌中尤为常见。

  在优衣库专柜,记者就看到了各种松紧腰男裤,工装裤、便裤、五分裤都有。这些裤子的松紧腰设计巧妙——后背部分腰身是松紧带,身前部分则是传统裤腰。“这种裤子穿起来舒服,而且正面看也不会有违和感。”一位店员介绍,这类裤子颇受年轻男顾客的青睐。

  记者对身边一些年龄在25~35岁之间的人做了一个小调查。70%以上的男性对松紧腰裤子的认识还停留在运动裤、居家裤上,但也很愿意尝试其它种类的松紧腰裤子,尤其是休闲便裤。而对于松紧腰的牛仔裤和西裤,大部分人表示要看穿着效果而定。同时,几乎所有女性都有至少一两条打底裤,超过半数女性还有其它的松紧腰裤子,其中蓝色松紧腰牛仔裤和基本款黑色松紧腰小脚裤最受欢迎,高腰款比低腰款更受欢迎。当妈妈的女性对高腰松紧腰裤子情有独钟,因为它可以很好地包裹小肚子。一位妈妈说,最近经常穿的10条裤子9条是松紧腰的。

  松紧腰为何搭西裤

  久坐白领需要腰腹解放

  在zara店里,一位姑娘正拿着一条灰色细格纹的九分西裤在镜子前比试。“我是典型的东方人身材,腰细大腿粗,西裤很难买,不是腰身合适裤腿紧绷,就是裤腿合适腰身太大。我上班不能穿牛仔裤,所以只能买大一号的西裤用皮带把裤腰勒紧,穿这样的裤子坐久了,肚子真是难受啊!”显然,松紧腰的西裤解决了她的难题。

  松紧腰配西裤,听起来就好像吃芒果蘸酱油一样,早几年肯定被人喷,而现在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它的好。没有弹性的裤腰或是皮带,在我们久坐时,就像是套在腰腹部的坚硬枷锁,勒得人喘不过气,还会影响肠道的蠕动。

  “女孩子很喜欢穿那种超级修身的小脚裤,我也有好几条,可现在很多都闲置了。”松紧腰裤的粉丝小楠说起了自己的经历,“因为只要我穿那几条连站立时都会有明显束缚感的小脚裤,午饭后在办公室里坐着不超过1小时,我必定拉肚子。”现在,小楠只会在逛街、出游的时候偶尔穿一下那几条小脚裤,上班的日子基本以松紧腰裤子为主。

  女人对裤腰有这样的困惑,男人就更加了。之前,英国人保罗·弗伦奇在《富态:腰围改变中国》一书中提到,近25年里,中国男性平均腰围粗了15%(约13厘米)以上,涨幅最高的是40~50岁的人群。“我可是大大超标了。”身高175厘米、35岁的小葛自嘲说,“不到10年,我的腰围就粗了4寸。23岁大学毕业时我是个瘦子,腰围2尺1寸还差点。刚参加工作那会我跑业务,天天在外奔波,腰围控制得很好。26岁那年换了工作,开始坐办公室,腰围直线上升。现在腰围已经超过2尺5寸了。”腰围增长快、高涨幅人群年轻化,是近年来男人腰围变化的特色。松紧腰男裤或许正在这样的大环境里应运而生的。

  当裤腰不再需要露出

  舒适度诉求占上风

  除了舒服,松紧腰裤子的流行也和这几年的时装趋势不无关系。

  无论是t台还是街头,上宽下窄的整体造型已经流行了好一阵了。由此带来的最直接效果就是,细腿要露,粗腰可以藏。放眼望去,各种宽松的、长款的、遮臀的上衣,似乎都在告诉我们,腰线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重要了。

  或许你会问,女人的腰可以藏起来,那么男人呢?事实上,除了各种要求正装出席的场合,男人也可以想办法将松紧带的裤腰藏起来。比如开头说到的aqua给老公海淘的松紧腰西裤,只要在衬衫和西装中间再穿一件羊绒衫或是背心,西裤的松紧腰就能藏得妥妥的了。松紧腰男裤的不少设计也在帮男人们想办法,除了那种半截松紧腰半截传统腰的裤腰,还有在松紧裤腰上按上皮带扣的,这样一来,松松系上的皮带只是装饰,穿着时既美观,又能享受到松紧腰的“随机应变”,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