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全国纺织服装企业免费注册推广
有机 印染 越南  氨纶 棉纱 棉纱价格 锦纶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新闻
行业大咖齐聚沭阳 热议“新时代、新思想、新挑战”
时间:2017-12-13 09:50:15  来源:中国纺织报  共有条评论

  12月12日,由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主办,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承办,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包覆纱分会、沭阳县纺织工业协会协办的“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第六届第三次理事会暨智能制造转型发展研讨会”,在江苏沭阳召开。为沭阳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会诊把脉明确方向。

  本次大会以“新时代、新思想、新挑战”为主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纪朝,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际贸易办公室主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副会长林云峰,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瞿静、赵洪、林光兴,宿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荣锦,宿迁市发改委副主任王之刚,宿迁市经信委副主任徐生春,沭阳县委书记、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卞建军等嘉宾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企业代表400多人共同参加此次会议,会议由赵洪主持。

  沭阳县委书记、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卞建军为会议致辞。他表示,近年来,沭阳经济发展快,是全国经济百强县。沭阳县域综合实力连续5年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连续两届入选工信部评选的“全国工业百强县”,沭阳经开区也是苏北地区唯一一家落户县级城市的国家级经开区。目前,全县纺织类企业达到35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今年1~11月份,纺织产业实现工业销售收入72.46亿元,总量位居苏北前列。依托包覆纱、家纺和智能针织三大板块,全县已逐步形成涵盖“机械装备—纺丝—加弹—织造—印染—成衣”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了由“跟随式发展”向“引领式发展”加快转变的良好开端。

  中国针织产业发展也需要瞄准新的坐标。沭阳就选择了能够彰显纺织“科技产业”特色的“智能针织”领域,率先在全国推出占地1030亩、总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的全国首个智能针织产业园区——“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该产业园的建设不仅为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集聚、产业集群提供载体支撑,更为产业质态提升、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条件。

  宿迁市副市长李荣锦介绍了宿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状况和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他指出,纺织服装产业是宿迁市四大特色产业之一,近年来沭阳抓住了纺织服装行业发展趋势,建设了全国首家智能针织产业园,率先站在了行业发展前沿。此次沭阳智能制造·转型发展研讨会的召开为沭阳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明确方向,同时希望沭阳县抢抓发展机遇,找准定位,招引一批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处于行业前沿的优质企业,全力打造产业高地。

  在理事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院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吕政对经济增长新起点和动力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八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的内涵。同时,他还谈到了我国当下所面临的资源短缺与人口众多,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与国民经济现化以及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等方面的矛盾,不过他谈到我们也有着跨过较高收入门槛的动力,这种动力源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指物质生活。

  他说,跨入高收入门槛中国有着有利条件,无论是14亿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还是我国的高储蓄能力、不断增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对引进技的消化能力,这些都使产业结构转移和回旋有更多余地。

  他指出,2017年前三个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6.9%。特点之一就是工业增长回升,产业机构和产品结构得到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11.3%,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不再依靠投资拉动,工业企业效益显著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进展。

  他认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消费升级和高档消费品进出口贸易逆差也为国内消费品升级提供了市场机会。

  对于纺织制造业方面,他认为既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又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解决的是‘软科技’,而我们现在更需要解决‘硬科技’”,对此他谈到,智能制造要结合本行业的设备、工艺和材料的技术经济特点,以节约人力、降低消耗、提高质量、减少污染等要求开发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而创新驱动应采取需求导向、工程依托、企业为主体,社会分工市场化运作的模式。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纪朝分析了行业形势和趋势,并就协会工作进行了总结。他表示,从“上天—参与高精尖的航天事业”,到“救人—人造心血管”,这些案例既是对行业创新驱动科技产业的最好展示,也是纺织行业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最佳例证,同时也是支持纺织人砥砺前行不忘本的初心。

  他指出,2017年国内经济总体改善,供给侧结构改革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消费升级带动内销发展,1~10月纺织行业利润同比增长了9.26%,大大地好于预期,1~10月针织行业利润增速也出现超预期的增长,同比增长8.58%。

  我国针织行业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一是我国针织行业行业规模继续扩大,增速有望探底回升;

  二是质效领跑,针织印染领先行业利润率水平;

  三是内销占比持续提高,针织面料出口稳步提高。

  总体来看,今年1~10月,针织行业总体发展稳健,增速提升,质效领跑,拉动行业发展的出口、投资、内销均有明显改善,内需的贡献作用进一步增强,出口市场有所回暖,在各项宏观经济、产业政策、行业努力的共同作用下,经过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的低速增长后,2017年行业全年增速基本实现探底回升。

  对未来针织行业发展前景,杨纪朝指出,行业转型发展已进入深水区,在现有产业基础上,针织行业未来要集聚更广泛的创新要素,努力顺应新经济、新技术及柔性制造、智能制造的发展需要,把握新零售、消费升级给行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努力适应经济发展新时代,在科技、品牌、人才、可持续等方面积极探索,走科学化、精细化、品牌化发展之路,实现“科学时尚绿色”发展。因此,企业在开拓市场方面的方向为:内销市场新增长点遍地开花,把握国内市场是重头;国际品牌领飞针织服饰新发展,力拓国际市场是趋势。

  在协会工作方面,杨纪朝指出,2017年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开展了一系列行业技术服务工作,获得了行业和企业的认可,2018年协会将围绕服务供给侧、创新与升级等工作思路继续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和企业,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际贸易办公室主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副会长林云峰就“纺织行业‘走出去’进展与‘一带一路’展望进行了分析。他指出,纺织业“走出去”势头强劲,对外投资前景广阔,据商务部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已在境外设立纺织业以及纺织服装服饰业企业1082家,相比2015年底增长8.3%;中方投资存量68.6亿美元,增长31.4%。

  林云峰还指出,中国纺织业“走出去”呈现多区域、多行业和多形式加速推进、骨干企业主动进行国际布局的意识明显提高、对外投资形式有绿地投资、股权并购、资产收购和合资等、2015~2016年我国纺织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明显加速阶段等态势。从投资区域分布看,产能的跨国绿地投资主要是以东南亚国家(越南、柬埔寨和缅甸)为主;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也成为行业产能布局热点;埃塞稳定的宏观政经形势、廉价和较大规模的人口红利、廉价的电力以及对欧美出口零关税等综合优势突出。在针织行业领域,申洲国际、即发、东渡等都已在柬埔寨、越南等国进行绿地投资和国际订单配置。

  林云峰强调,在我国政策导向和境外经贸合作区示范效应的引领下,我国纺织企业根据市场和自身发展需要,自主投资建设合作区逐渐增多,入驻合作区开展生产经营步伐加快。就纺织服装业而言,国际布局重点要探讨中国-东南半岛,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通道,中国-中亚,中国-非洲的生产力布局合作机遇,当然也要重视风险管理。在产业链的优质资源合作层面,行业应具有全球眼光,以全球视野进行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源、先进研发能力和技术、终端渠道等具体细分领域的投资并购,让中国纺织的骨干企业能够通过全球优质资源的配置和协同,较顺利地成长为具有持续盈利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球企业。他最后指出,“中国纺织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联盟围绕“桥梁协作”、“投资促进”和“信息研究”三大服务平台体系的建设开展工作,旨在为联盟成员更好、更健康的“走出去”做好服务工作。

  北京纺织环境保护中心教授级高工杨书铭针对针织印染行业有关环境保护政策做了讲解。他表示,大中型针织企业基本是针织和印染一体化。当前由于原料变化、清洁生产的推广、生产工艺、染化料、生产设备的改进和提高,企业生产量不断增加而取水量和废水排放逐年降低,污染物排放量也逐年降低。我国近年来在企业环保建设上做了很多努力,包括关停许多中小企业,减少排污量。以前一些企业开在居民区,现在很多已经集中处理,统一搬迁到工业区或开发区。国内一些优秀企业在世界上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杨书铭还介绍了有关排放标准的修订过程,以及排污许可证的发放标准。其中,排放标准经过几次修订,即要达到环境保护要求,又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现已调研两年多,立项四个标准合一重新制定,从2018年开始执行。他强调2017年要求完成排污许可证,现在已经开始试点。

  最后,杨书铭提到了废水治理上的部分技术问题。过去是所有的废水一起处理排放,现在要求分质处理、分质回用,达标排放。印染行业的废水处理大家都做,但可行性技术不是很多,希望企业新建工厂时一定要为排污处理预留方案,设计参数选择要合理,充分发挥水解酸化池作用(停留时间、去除率、苯胺产生),中和用废酸中的重金属。

  国际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发明审查部审查员、北京中联创和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封钧祥在“充分利用专利体系适当调整研发体制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主题报告中重点介绍了针织类专利的分布,从全球数据来看,以针织为关键词的专利大概有13万件,集中在2011~2012达到峰值,专利申请量之后下降,可能是针织行业遇到了瓶颈,导致企业对技术的投入研发放缓,专利申请量有所下降。同时,从国内外专利申请区域和种类等方面对针织类专利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趋势分析。他对申请专利的目的和必要性做了分类解读,包括政策型、创新型、防御型、前瞻型、基础型。他指出,企业在申请专利时应该采取正确方式,要充分理解专利体系的要点,如诉讼中的心态、授权前景的判断、专利申请的关键等。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经管学院副院长唐中君以“品牌建设的牛鼻子”为主题发表演讲。从品牌品牌建设内容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品牌建设的牛鼻子、智能化时代的即时顾客化定制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对于品牌的理解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从顾客、从企业、从中间商、从竞争对手等不同角度。

  唐中君表示,品牌识别、品牌定位、品牌形象是品牌建设的核心,针对去这三者之间品牌识别定位和形象为何成为牛鼻子,能够确定我们的优势在哪里。针对竞争对手确立最具优势的位置,占据有限的顾客心智,获得顾客的心智选择力量。对内没有品牌定位的牵引,资源配置就无目的性。对外没有顾客心智资源的牵引,其他所有资源都只是成本。因此,我们要统一营销战略,协同营销策略。在顾客心智中确立定位,从而引领组织所有资源实现高效配置。以智能化实现“运营营销的闭环集成、高效协调”,从研发开始退出市场的生命周期内,从采购生产制造到回收的生命周期内,从需求到设计、生产计划、采购,到生产、交货,制造环境的智能化,实现快速高效高质。企业要充分考虑到对价值流的分析。智能化对品牌形象的树立,正由传统渠道向全渠道,从产品向全方位转变。

  唐中君指出,数码世界背后的真相就是与终端消费者更加紧密的互动,深度解析当今新兴消费者的特征和行为方式变化。智能化时代不能一味地强调智能还要,注重深度跨界融合创新。对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他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可准确感知、预测、预警基础设施和社会安全运行的重大态势,技术把握群体认知及心理变化,主动决策反应。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智能、群体智能、混合增强智能、自主智能系统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佩华围绕“功能性针织产品与发展趋势”进行详细的讲解。她用大量图片实例,讲述了服用针织产品的七大开发方向。而对于功能性针织产品,张佩华从舒适、保健、防护与易护理、智能、多功能这五大主题分别举例说明。

  会上,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秘书长何华勤宣读了协会有关事项通报,宣布宁波申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建荣为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名誉会长”;侯志平、张为民为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终身成就奖”;宣布赵齐、徐国强为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还宣读了成立中国针织工业协会花式纱色纱分会的决定;筹备成立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印染分会的决定;关于筹建“中国针织工业协会青年企业家联盟”的决定。

  在随后的沭阳“智能制造转型发展”主题环节中,沭阳县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石敬峰从日益凸显的交通区位、功能配套的载体平台、日趋完善的产业链条、丰富的环保容量、土地指标、管道天然气等资源、细致的政府服务等方面向与会来宾介绍沭阳投资环境,同时表示欢迎各界人士来沭参观考察、投资兴业。

  会上,瞿静与石敬峰共同上台签订了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与沭阳经开区战略合作协议。

  王少东代表沭阳经开区分别与浙江长兴璐美纳公司、福建达丽集团、江苏品智纺织有限公司、沭阳安正信有限公司和沭阳盛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投资10亿元、5亿元、2亿元、1.5亿元、1.5亿元的投资协议。

  大会最后,林光兴宣读了关于授予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全国针织行业示范园区”的表彰决定。杨纪朝向沭阳经开区投资促进局局长、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管委会主任魏伟授“全国针织行业示范园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