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巴基斯坦联邦政府敲定2025/26年度雨季棉花产量目标为1018万包,并计划耕种超过220万公顷的土地(较上年度扩大种植面积64万公顷),但从巴基斯坦两大产棉区旁遮普省、信德省农民、加工企业等反馈来看,目标根本无法完成。

进入6月份以来,巴基斯坦国内政策、棉花主产区天气、灌溉用水等发生较大变化,一些巴基斯坦纱厂、进口企业及国际棉商认为,2025/26年度巴基斯坦棉花进口量将显著高于USDA报告预测,有望达到125-130万吨。原因简单归纳如下几点:
其一、近半个多月来,巴基斯坦棉花种植区受持续降雨影响较大,不仅棉花生长受到破坏,而且早熟棉、旱地棉等轧棉、运输也受到制约,籽棉、皮棉等级/品质指标下降,纱厂需要加大进口外棉来解决高等级高指标棉花需求。
其二、巴基斯坦将与特朗普政府签署贸易协议,巴基斯坦国内纺服企业获得恢复对美国、欧盟市场出口棉制品的机会的同时,以大量进口2025/26年度农产品(含棉花)、能源等作为“投名状”,既解决了国内棉花低级/指标偏低的问题,又缩小巴美贸易顺差。
其三、巴基斯坦政府或对进口棉纱加征关税,利于巴基斯坦纱厂采购、消化棉花,利于外棉进口。继自2024年11月15日起,对中国产聚酯长丝纱线征收为期五年的反倾销税,巴基斯坦棉花企业、纱厂要求加棉花进口加征关税的呼声越来越高,巴基斯坦国家关税委员也在等待政策出台机会。
其四、印度突然向巴基斯坦泄洪,导致巴基斯坦两大棉花主产区受灾,棉花单产、总产受到影响。据印媒6月29日报道,由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强降雨导致水位上涨,印度萨拉尔水电站大坝的闸门已打开,巴基斯坦旁遮普省、信德省棉花等各农作物、房屋受到很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