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全国纺织服装企业免费注册推广
有机 印染 越南  棉纱价格 棉纱 棉花 印花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新闻
中国纺企赴美建厂只是个案 大规模产能转移不现实
时间:2015-08-10 10:43:26  来源:东方早报  共有条评论


   科尔集团在美国工厂目前只生产一个品类的产品,即气流纺纱,该产品在所有纺织品中属于用工最少,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单品,且原料消耗大,可以最大化程度地利用美国当地的原料成本优势,降低人力成本。

  8月3日,纽约时报《产业链大逆转,中国纱厂登陆美国》的新闻再次引爆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下滑的话题。早报记者获悉,纺织企业进行产业转移是国内外棉价长期以来严重倒挂的特殊原因,中国制造业向美国迁移是个案。

  “我们在美国的工厂正在按照设想按步进行,但不会继续迁移其他产能。”8月7日,科尔集团办公室主任黄国刚在电话中向早报记者表示。

  因为是首个在美国建立工厂的中国纺织企业,科尔集团自2013年底宣布这一海外投资起,便受到外界的关注。今年2月份,美国工厂投产后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经过近40天的海运,终于在4月30日顺利到达科尔集团位于杭州的国内总部。

  官网资料显示,科尔集团始创于1995年,至2014年底总资产38.5亿元,员工2000余人,是一家以纺织为主导,投资贸易为辅助,房产为支柱,黄金珠宝为新发展产业的综合型企业集团。

  纺织目前仍是科尔集团的主营业务之一,但自2013年以来,纺织业务开始出现亏损,为此该集团开始筹划战略转型,转移生产线。目前集团国内纺织产业基地占地面积达300余亩,年销售超20亿元,在美国东南部南卡罗来纳州购置土地1000余亩建立科尔美国公司。

  国内外棉价格严重倒挂

  随着各类成本的上升,中国制造业似乎不再具有竞争力。

  越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都曾是科尔集团实施海外布局的考虑范畴,他们为此也做过考察调研,这些国家劳动力成本可能只有中国的一半乃至三分之一,但是鉴于其政局的不稳定性,科尔集团最终选择了美国的南卡州。

  不过,黄国刚则向早报记者称,该集团产业转移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内外棉价严重倒挂。

  据了解,目前,国内对棉花进口有严格的配额制度,大多数纱厂很难获得大量的进口配额,但国内棉花的价格长久以来要比国际棉花价格每吨高出数千元。

  “一般来说,同等类型的棉花,国外的价格在9000元(每吨),国内则要13000元。”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分析师汪前进介绍。

  “如果国内外棉价基本统一的话,棉纺企业走出去的动力不会这么大。”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高勇此前对外表示。

  黄国刚称,他们在美国工厂生产成本总体来说,要比国内便宜3000-4000元,但若将工厂设在人力成本更便宜的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这一差价可达到4000-5000元。

  大规模产能转移不现实

  虽然纺企对于国内棉花进口配额的抱怨已久,但就目前看来,仍无取消的迹象。“这个非常难,一旦放开,国内市场肯定就成了国外棉花的天下。”上海纺织品协会秘书长刘寅峰认为,由于国内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大大低于国外,且国外棉花市场背后都是资本的力量,若中国取消配额很可能会导致棉花成为农产品中的第二个大豆,从而进一步打击棉农的种植积极性。

  对于纺企来说,大规模的产能转移仍有很多制约因素,越南的安全因素确实是企业不得不提防的。2014年5月,越南就曾发生因中越南海纠纷而起的示威游行,包括天虹纺织(02678.HK)等多家纺企的越南工厂生产设施遭到破坏,不得不暂停生产。

  美国虽然政治社会稳定,但大规模的产能转移仍不现实。

  科尔集团在美国开设工厂后,虽然受到行业内外的关注,但效仿者寥寥,“最主要还是人力成本太贵。”黄国刚称。

  据介绍,目前中国纺企的单个工人一年成本在5万元左右,但美国却达到20万元。科尔集团在美国工厂目前只生产一个品类的产品,即气流纺纱,该产品在所有纺织品中属于用工最少,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单品,且原料消耗大,可以最大化程度地利用美国当地的原料成本优势,降低人力成本。

  中国纺企仍有优势

  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国内不少民纺企业已经开始选择退出纺织行业,或进行多元化运营,例如科尔集团除了纺织之外,还有房产以及新进入的珠宝业务。

  “2009年,我们协会刚刚成立时,上海地区达到2000万年产值的规模以上企业超过900家,但现在连700家也不到。”刘寅峰表示,近年来国外订单不足,国内销售不旺,已经有200余家企业退出了棉纺行业,“我去逛商场会注意看下纺织品的产地,以前可能有一半以上都来自中国,但现在中国制造的,10件中可能只有2件。”

  不过,在刘寅峰看来,中国纺企仍有自身优势。“如果仔细看,你会发现一些大品牌仍然会选择在中国制造。”他认为,由于中国纺织制造业的产业链相对其他东南亚国家更为发达,配套更齐全,工人技术水平也相对成熟,因此一些高品质产品仍然将加工地点放在中国。

  汪前进也认为,对于中国纺企来说,如果要继续生存,除了进行产业转移,也必须提高产品附加值。“那些低毛利的加工行业此前也是从美国、日本乃至中国台湾转移至中国大陆的,继续向生产力成本更低的市场转移,也很正常。”

  刘寅峰更认为,连美国都已经开始吸引制造业回流,中国纺企又有什么理由大规模退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