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全国纺织服装企业免费注册推广
有机 印染 越南  棉纱价格 棉纱 棉花 氨纶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新闻
新疆从“植棉禁区”到国家级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
时间:2015-10-23 08:51:11  来源:亚洲纺织联盟  共有条评论


9月是新疆的收获季节,作为新疆一大特产的棉花已经进入采摘季节,一方面棉农正在积极招募拾花工,另一方面机采棉正在喷施催熟剂和脱叶剂,只等叶落开采。

棉花是主要的经济作物,在世界及我国国民经济中都占重要地位。我国棉花生产经过多年的调整,已经形成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新疆棉区三大棉区。

北纬42度以北地区,曾被前苏联农业专家视为“植棉禁区”。1950年春,兵团部队进入准噶尔盆地玛纳斯垦区,在小拐荒原种出了第一块棉花地,在“植棉禁区”创造了奇迹。1952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首次突破100万亩,从此新疆棉花及相关产业步入了全面发展的轨道。

几十年来,新疆逐步发展成为国家级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连续20余年棉花种植面积、总产、单产和商品调拨量稳居全国首位。

但是,在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由于种植技术不够成熟,加之自然条件所限,棉花单产很难提升。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国棉花的主栽区还在黄河、长江流域。

“新疆棉花生产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笫一阶段是引进地膜覆盖种植棉花,并在较短时间内全面实现地膜植棉机械化。笫二阶段是实施滴灌节水、精量播种、宽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棉花机械采收,建立了棉花生产全层机械化技术体系。”在中国科协近日主办的第41期中国科技论坛“新疆棉花高产高效与水肥一体化学术研讨会”上,新疆农垦科学院陈学庚院士在报告中说,1982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仅占全国4.9%,总产量仅占全国4%;平均单产34.1公斤,低于全国平均单产18%。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地膜植棉新技术与棉花矮、密、早种植模式的研究与推广,使新疆棉花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1980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为271.8万亩,1990年增至652.8万亩。

地膜植棉机械化推动了新疆棉花生产第一次提升。1985—1994年新疆地膜植棉机械化推广面积累计达6890万亩。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为实现新疆棉花生产的第二次提升,在地膜植棉技术的基础上,新疆兵团提出了基于机采棉条件下,植棉全程水肥调控的膜下滴灌精量播种栽培新农艺。

2013年,兵团农业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了93%,棉花耕种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了100%,棉花收获机械化率达到了65%。“目前新疆兵团70%的棉花耕种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新疆农垦科学院尹飞虎书记说。

棉花单产的增加,还与品种的更新换代密不可分。

新疆根据地理位置被分为北疆、南疆,生态条件差异较大。北疆主要以早熟棉花品种为主,南疆以中晚熟为主。

但最初新疆棉花品种多、乱、杂、退,陆地棉主体长度不够长,强力不足,为改变这一困境,几代科研人员付出了艰辛努力。

兵团第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彭延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非常重视棉花良种引进、培育、繁殖和推广工作,并不断进行良种更换和更新,到目前已完成了7次大的品种更换,每次品质更换都极大促进了棉花生产,棉花良种对棉花增产贡献率已达20%—30%。20世纪70年代以前陆地棉品种主要来自美国,但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形成国内自育品种一统天下的格局,这也是我国棉花育种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育种技术走向成熟,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

数据显示,2003—2012年间,仅北疆早熟陆地棉,技术人员就组织了158个新品系进行了10次品系区域化试验,先后审定37个新品种,这对该区棉花品种更新换代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随着优良品种、精播技术、滴灌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机械化采摘技术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棉花单产效益越来越好。

根据国家棉花公证检验数据,2013年至2014年,新疆棉花总产达450余万吨,占全国的60%以上,形成了“中国棉花看新疆”的格局。

但彭延认为,依靠高新技术培育高产、超高产品种依然是今后棉花育种研究的主要任务。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新疆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尤其是纤维强力与美国等世界主产棉国有一定的差距,创造和培育中长绒陆地棉品种是今后棉花种质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