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阿克苏  染料  纺织  生态  盛泽  服装定制  降税  缅甸  人民币  皮棉  卢比  美棉  服装  丝路柯桥  中俄  化纤  染费  环保  不染色  棉纱 

梧州市工商部门节前查处一批问题零食店服饰店

   日期:2018-11-19     评论:0    

春节临近,一些打着“原装进口”旗号的零食、服装等与国内的应节商品一道受到市民的青睐。然而这些以“进口”为名的商品真的是原装进口吗?2月中旬,梧州市工商部门到市区部分进口零食店和进口服饰店进行检查,发现一些店铺无法当场提供商品进口时的完税证等有效过关单据,产品标签也没有中国经销商名称的中文标识,货物来源十分可疑。

记者跟随工商执法人员到上述店铺进行了解。在冬湖路市政府广场旁边的一家进口零食店,各种各样的洋食品摆满了货架,就在工商人员检查过程中,也不断有顾客进店购买进口零食。

工商人员检查发现,该店部分食品的外包装上全部是英文、日文等文字的产品标签,没有相关的中文内容。在现场,该零食店的老板麦女士只能提供香港的购货单据,却一直无法提供商品进口的完税证等有效的入境过关证明。

工商执法人员经检查认为,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口商品的标签必须有国内经销商名称和地址的中文标识,而且必须有过关的合法证明,否则商品很有可能不是通过正规渠道流入国内,从而涉嫌走私,麦女士如果在店内销售走私产品,则是涉嫌了贩私。

在灏景尚都一层的一家出售原装进口英国高档服饰的店铺,负责人陈小姐同样未能在现场和规定期限内,提供合法有效的商品进口过关证明。记者在店内看到,多数服饰商品的标签上,只有英文,却没有中文标识。

工商执法人员在检查中还发现了一个特别的情况,就是该服饰店部分服装无论从外观上还是质地手感,都呈现较明显的陈旧。“看上去似乎有使用过的痕迹。”执法人员说。

对于这些打着洋货旗号,实际无法证明商品来历的店铺,工商执法人员依法对其作出了相应的处理立案,并将作进一步调查。

市工商局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科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春节临近,不少市民热衷于购买进口食品和衣服,但是,一些商家通过各种非法途径,进货境外商品销售。如果食品类商品在入境时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查,容易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穿上未经检验检疫的进口衣服,甚至会容易造成身体的伤害。

该负责人说,据以往的新闻报道,曾有一些所谓国外“进口”的衣服,实质是国内经过翻新的旧衣物。因此,市民在选购外国服装时,要多留个心眼,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更多>同类纺织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纺织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我们的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0084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