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阿克苏  染料  纺织  生态  盛泽  服装定制  降税  缅甸  人民币  皮棉  卢比  美棉  服装  丝路柯桥  中俄  化纤  染费  环保  不染色  棉纱 

业绩不振关店止血 80、90后有几个认识艾格?

   日期:2018-11-19     评论:0    

当80、90后在谈论快时尚的时候,他们也许会提到zara、h&m、gap和优衣库,却鲜有人会把艾格和快时尚联想到一起,甚至说,他们中有极大部分人根本就不知道艾格。虽然进入中国市场比艾格晚大约十年时间,不过zara只用了8年的时间就超越艾格,在销售额上更是对方是2倍之多。

艾格在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彼时的中国对正宗欧美时装概念还比较模糊,类似品牌的稀缺让艾格得以在中国市场大展拳脚,以至于它甚至把整体的销售重点都放在了中国。

艾格最辉煌的时候是在1999年至2007年,当时它在中国区的业绩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而它的法国的盈利能力并不强,中国区的发展弥补了品牌在欧洲的业绩,如今情况却恰恰相反。从2013年开始,艾格业绩开始不断下滑,2014年三季度,艾格销量销量达到2.84亿欧元,下跌2.1%,而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2014年披露的前9个月业绩显示,净销售127亿欧元,同比增长6.6%,与艾格整体销售下滑的势态形成鲜明对比。为了挽救业绩日渐下滑的局面,品牌已在中国减少了213间亏损门店,据统计,截至2014年9月,艾格集团在全球共有分店4144家,其中有2966家在中国。

对艾格来说,最大的敌人莫过于从2005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的zara。艾格的店铺以商场专柜为主,商场+代理的模式,让艾格在中国的开店数量节节攀升,因此在zara、h&m等快时尚进军中国区时,艾格已经在中国市场上有了全面的布局。或许,令艾格万万想不到的是,财大气粗的zara们会以独立店铺的形式出现,大型门店外加上档次的装修布局,zara们迅速引起了消费者的注意。就开店这一点来说,艾格已经开始输了一半,对于深埋在商场里面的专柜来说,商场外独立的门面显然有更吸引力,盘下大店面来做店铺,前提是要有丰厚的财力做支撑,zara和h&m等国际快时尚品牌均以直营为主,而艾格则主要是以加盟为主,无论是在资金还是在管理上,艾格都缺乏开独立大店的勇气。

在2012年,艾格中国区ceo付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觉得艾格是快时尚品牌。但是,在消费者心目中,艾格离快时尚还有一定的距离。上货速度上没有zara、h&m和优衣库快,款式也远没有zara和h&m新颖,把艾格定位为快时尚,确实是过于自信的表现。zara、h&m、gap 和优衣库四个国际快时尚品牌中,zara是当中最强势的,它采用的vertical integration(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功务具有内在联系的企业间的合并)模式极大的缩短了出货时间,普通时尚品牌或许需要9周的时间来上新,而zara则只需要4至5周的时间,同时zara的这种模式也让品牌在市场调研,设计,打板,制作样衣,批量生产,运输,零售等环节有更好更快的控制,当然产品价格也相对比较高。而像艾格这类以外包为主的品牌,则输在了“快”上,此外,zara及h&m等快时尚品牌有着专业的买手及设计师团队,这也是艾格需要学习和借鉴的,毕竟一成不变的淑女风格及缺乏创新的设计已经不能满足都市女性的消费需求。

目前的艾格还不能和快时尚画等号,若想夺回中国时尚,除了优化供应链之外,也应尽快去迎合年轻人的穿着习惯去做产品和市场营销上的变化。

 
 
更多>同类纺织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纺织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我们的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0084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