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等关税政策 扰动棉价震荡
全国两会后出台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及纺织旺季用棉需求增加为市场提供支撑,3月国内棉价震荡运行。国际棉价月初因中美两国互加关税下跌至近4年低点;之后在美棉抢装运出口数据强劲、美国新年度种植面积意向下降的作用下反弹,走势弱于国内,内外棉价差略有扩大。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 3128B)月均价为14885元/吨,同比下跌2237元,环比下跌15元;Cotlook A指数月均价为77.7美分/磅,同比下跌22.1%,环比下跌0.3美分/磅,折1%关税价格为13728元/吨,低于国内棉价1156元,价差较上月扩大70元。
2025年全国植棉意向稳中略增
3月中国棉花协会进行了2025年第3次全国植棉意向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植棉意向面积为4418.4万亩,同比增长0.4%。其中新疆增长1.8%,长江流域下降16.2%,黄河流域下降11.8%。新疆目标价格政策保障了棉农的收益,叠加棉花收益相对其他作物更为稳定,棉花种植意向面积小幅增长;内地因植棉利润减少、籽棉交售困难等原因,棉农的植棉意愿不高,植棉面积继续缩减。4月新疆气象条件总体对棉花春播有利,全疆棉花播种进度略快于常年,部分已出苗。中国棉花协会调查,截至4月20日新疆播种进度为93.9%,其中南疆播种工作已接近尾声,北疆、东疆进入播种中后期。
中国棉花协会参加“外贸优品中华行”并启动质量差价表修订工作
4月24日,中国棉花协会参加由商务部主办的“外贸优品中华行”全国纺织服装对接活动,与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共同发布行业倡议书。25日,为配合新版《棉花强制性国家标准 GB1103.1―2023》执行,《中国棉花协会质量差价表》的修订工作正式启动,重点研究差价表中增加短绒率指标的可行性、各质量等级间差价的变化以及长绒棉差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