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降税  环保  棉纱  服装  盛泽  纺织  染费  化纤  缅甸  卢比  美棉  皮棉  阿克苏  服装定制  不染色  生态  染料  丝路柯桥  中俄  人民币 

上半年度国内外棉花形势分析

   日期:2025-07-10     浏览:80    评论:0    
 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 2025年5月进口3.45万吨,创近20年新低,同比降22.57万吨,环比降2.52万吨。2025年1-5月累计进口43.25万吨,同比降73.6%,同比降120.61万吨;2024/25年度9-5月累计进口89.97万吨,同比降67%,同比降183.22万吨。
5月进口量超1万吨的国家仅巴西棉,同比大降9.3万吨,美棉进口量仅0.83万吨,同比大降13.2万吨,主要因2024/25年度进口棉配额发放数量较少。
 
根据农业农村部6月报预估,2024/25年度国内棉花进口或降至150万吨。
 
港口库存偏低。钢联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19日,进口棉主要港口的库存总量为42.47万吨 ,相比前一周下降了4.15% 。其中,山东地区青岛、济南港口及周边仓库的库存约为35.4万吨,周环比下降4.84%,同比下降27.46% 。江苏地区张家港港口及周边仓库的库存约为4.17万吨 。其他港口 库存约为2.9万吨。
 
5月消费淡季特征显现,纺织企业订单衔接不畅,鲜少有大单下达,对进口棉纱的采购积极性同样不足。据海关统计数据,2025年5月我国棉纱进口量10万吨,同比环比均减少,刷新5年同期最低水平。2025年1-5月累计进口棉纱56万吨,同比减少15.8%。
 
织厂的大单长单在5月基本完成,当前在机多为近期接的小散订单。部分工厂仅有少数品种销售良好,山东部分大型工厂个别品种订单可维持生产半个月左右,南通部分工厂的低品质家纺订单仍可维持生产10余天。但一两个订单不能满足产能,织厂减产明显。
 
随订单减少现货生产量增,织厂生产模式转为现货为主,少量订单为辅,销售情况下滑。工厂库存维持一个月以上水平,库存压力大。大厂库存增加快,坯布优惠现象普遍。
 
6月,因产销下滑库存增加,全棉坯布价格松动下滑。一方面是淡季客户压价,另一方面库存压力增加,目前只要实单价格均可协商,常规品种价格重心下滑,其中C32S斜纹布价格较5月高点下跌0.05-0.1元/米;C40S府绸布同样下跌0.05-0.1元/米左右,整体成交价较5月相比松动下滑。
 
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5月全棉坯布出口7125万米,同比增长23%,出口金额为6256万美元,同比下降0.7%,2025年1-5月累计出口2.63亿米,同比增长12.61%,累计出口额为21.47亿美元,同比下降4.3%。从出口地区占比来看,2025年5月出口前三的是巴基斯坦、越南和泰国,三国分别占出口总量的23.69%、17.01%、2.78%,出口量同比分别增长1975.2%、11.71%和110.38%。
 
2025年5月全棉坯布进口2056万米,同比下降6.55%,进口金额为457万美元,同比下降17.36%,2025年1-5月累计进口1.21亿米,同比下降3.52%,累计进口金额为12616万美元,同比下降20.78%。从进口地区来看,2025年5月我国纯棉坯布进口主要地区为越南、巴基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分别占进口量分别为92.68%、6.1%、0.39%,其中进口越南和巴基斯坦同比下降3.5%和41.06%,进口乌兹别克斯坦同比增长100%。
 
5月中下旬人棉坯布市场销势一般,由于传统淡季影响和关税前景不明朗,多数对后市预期依旧偏弱,织布厂开台率不足。至5月下旬,纺企整体订单仍然稀少,且多以小单短单为主,鲜少有大单下达,纺企开机率小幅下调,低于2023及2024年同期水平。新疆纺企开机9成左右,内地开机维持6-7成。加之纺企利润收缩明显,企业多以消化身库存为主。
 
国内企业抓住90天的关税豁免窗口期,正加大出口力度,使得下游棉纺织品出口数据向好。同时,下游需求正在向上游传导,据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统计,截至2025年5月底,棉花商业库存为345.87万吨,环比减少69.39万吨,同比减少31.54万吨。
 
据中国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5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62.10亿美元,同比增长0.58%,环比增长8.37%。其中,纺织品(包括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额为126.32亿美元,同比下降1.92%,环比增长0.41%;服装(包括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额为135.78亿美元,同比增长3.02%,环比增长16.98%。
 
2025年1-5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额为1166.71亿美元,同比增长0.97%,其中纺织品累计出口额为584.76亿美元,同比增长2.50%;服装累计出口额为581.95亿美元,同比下降0.52%。
 
关税风险压制需求。4月上旬,美国对60余国加征“对等关税”,其中,中国纺织品税率达44%,东南亚国家最高达49%,导致全球纺织订单转移放缓,终端服装价格上涨抑制消费。
 
虽然,中美谈判仍在进行当中,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宏观风险依然存在,且存在不可预测性和多变性,因此,对下半年棉纺织品市场的需求前景可以持谨慎乐观看法,但要做好宏观风险防范,特别是防范关税税率走高的风险。
 
化纤替代加剧。棉花在纤维消费中份额降至25%以下,再生棉纤维年用量突破60万吨(占原料5%)但仍难抵需求萎缩。
 
根据USDA6月报数据,2024/25年度全球棉花产量达到近几年来的峰值,仅较2017/18年度略低,显示供应端压力偏大。叠加特朗普政府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导致宏观层面风险加大,需求前景一度暗淡,是导致上半年全球棉花市场走弱的核心原因。
 
虽然2024/25年度尚未结束,但市场影响力已大为减弱,当前国际市场的交易重心已逐步转向新年度。
 
USDA6月报显示全球棉花供需结构开始收紧。2025/26年度全球棉花产量预期下滑,而消费预期将走强,成为市场下一阶段的核心逻辑。
 
USDA6月报预计2025/26年度全球棉花种植面积略下滑;单产下降幅度达2.2%;预计2025/26年度全球棉花产量将同比下滑2.45%,约88.83万吨,原因是USDA调低了澳大利亚、中国等产区的产量预期。
 
USDA预计2025/26年度全球棉花消费同比增加23.51万吨,增幅0.93%。因此,2025/26年度全球棉花市场供需结构将收紧。
 
根据USDA6月报数据,2025/26年美国棉花产量略下滑。一方面,受种植成本上升影响(近7年增幅超过30%),2025年美植棉收获面积预计环比减少。另外,德州土壤墒情短期虽有改善,但潜在风暴威胁仍存。USDA6月报预计美棉单产会有较明显的下滑。
 
USDA6月报大幅调高美棉预期出口量,增幅达到12.61%,核心原因是USDA预计2025/26年度全球棉花需求出现大幅增长。
 
2025年中国反制关税使美棉进口综合税率达49%。根据海关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棉花进口总量中,进口美国棉花占比从39%暴跌至20%附近,是近十年最低水平。而进口巴西、西非棉占比进一步上升。
 
2024/25年度巴西棉花产量预计达 390万-400万吨,同比增长5.6%-8%。巴西农业部(Mapa)预测为397万吨,增幅8%;而行业机构Safras&Mercado预估390万吨,增幅5.6%。主要驱动因素是种植面积扩张,达200万~214万公顷。其中马托格罗索州(占全国产量67%)和巴伊亚州(占17%)仍是棉花核心产区,而皮奥伊州和米纳斯吉拉斯州成为2025年种植面积增幅最大的新兴产区,增幅分别达到47.1%和 33.1%。
 
虽然巴西棉花单产不是很高,但巴西未利用耕地资源丰富,在不新增砍伐前提下仍可大幅扩产。约八成以上的棉田获可持续认证(如BCI),几乎所有棉田实现HVI检验,质量追溯体系覆盖全产业链。2024年巴西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棉花出口国,出口量达到280万吨。
 
USDA预计2025/26年度巴西棉花产量预计达创纪录的397万吨,出口预计超300万吨。受益于天气良好与单产提升,且可持续认证棉占比超80%,成为中国主要进口来源,占中国进口棉花总量的比例升至57%。
 
2025年巴西市场出口结构发生变化,中国仍是最大买家,但份额从50%降至20%,具体原因是中国进口需求疲软、化纤替代、与经济放缓。越南、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土耳其稳居第二梯队,埃及成为增长最快新兴市场(2023年开放进口后跃居第九大买家)。
 
2025/26年度印度因机械化水平低、种子品质问题导致单产停滞、种植面积下滑、总产量不足等问题。
 
根据USDA6月报预测,2025/26年度印度棉花产量预计为512万吨,同比减少32万吨;预计印度2025/26年度棉花需求为555万吨,基本与上年持平;新年度库存消费比同比下降0.57%,至36.6%。从供需结构上看,2025/26年度印度棉花市场存在缺口,约43万吨。
 
2025年澳大利亚棉花产量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天气干旱、种植面积减少。澳大利亚农业、渔业和林业部的数据显示,棉花种植面积预计下降28%,降至41.3万公顷,这主要是由于厄尔尼诺现象下的干旱条件和印度洋偶极子正事件导致的旱地和灌溉棉花种植减少 。另外,棉花价格偏低也是种植面积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越南棉花进口大幅增加,主要原因包括越南国内棉花产量不足和棉纺织品出口增长过快。中国转口加工贸易大量上升也是推动越南棉花进口增长的重要原因。
 
埃及农业部称,因气候原因至2025年5月中旬,埃及棉花种植面积仅2.96万公顷仅占官方计划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而去年同期的种植面积已接近超7.5万公顷。2025年埃及棉花进口需求或继续走高。
 
2025/26年度全球棉花供需结构有好转。供应端,美国、澳大利亚、中国产量预期下滑;需求端,因南亚、中东等地区需求存在刚需,预计全球棉花市场将继续恢复增长。
 
下半年国内棉花市场供需结构由宽松转向收紧。供应端存在收紧预期,2025年度国内棉花种植面积或微增,棉花单产或出现较明显的下滑,因此,市场普遍预计2025/26年度国内棉花产量将同比下滑。2025年度国内棉花社会库存的上升主要是因为2024/25年度产量大,以及国内储备库库存的上升。
 
进口方面,2024/25年度已知配额量在109.4万吨左右,若2025年上半年不增发滑准税配额,可市场化进口的量比较小。
 
需求端,因中美谈判得到进展,预计国内棉纺产业链下游将得到喘息之机,但可持续性存疑。
 
总体来看,随着国内宏观数据及宏观环境有所好转,国内棉花价格或继续震荡偏强。
 
标签: 国内外棉花
 
更多>同类纺织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纺织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我们的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404页面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0084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