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羽绒工业协会方面介绍,鹅绒的价格远高于鸭绒,单价几乎是鸭绒的两倍,鹅绒和鸭绒肉眼无法区分,需要专业检测人员才能分辨。
针对市场上个别不良商家用鸭绒冒充鹅绒乱象,中国羽绒工业协会持续推动种类鉴定从传统的人工检测向自动化和智能化转变,
为促进羽绒制品质量分级,中国羽绒工业协会组织制定的《水禽丝及制品》团体标准26日正式发布。

这一标准有什么意义?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国际羽绒羽毛局副主席姚小蔓说,当前,“羽绒”的使用亟待规范。
一些非羽绒的保暖填充料,通过使用“羽绒棉”“科技绒”“生态羽绒”等名称,让消费者误以为是羽绒,以抬高产品售价。
去年媒体曝光的劣质羽绒服“以丝代绒”造假乱象,就是打着“绒”的招牌卖“丝”的产品。这一标准将“绒丝”“羽丝”改称为“水禽丝”,因为“水禽丝”并非羽绒,避免给消费者造成混淆。同时,有助于规范“水禽丝”的生产加工,保护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