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全国纺织服装企业免费注册推广
有机 印染 越南  棉纱价格 棉纱 氨纶 棉花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企业动态
山东如意编织丝路“珍珠链”
时间:2015-12-23 10:06:02  来源:新疆日报  共有条评论


   在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有这样一家企业。

  它先后整合了两个濒临破产和已经破产的纺织企业,从而打造出毛纺和棉纺两条完整产业链,这在新疆都是绝无仅有的。

  与此同时,它以编织“珍珠链”式的发展模式,完成了自己沿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产业布局,完善了产业链,丰富了产品供给,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唱响了一曲内地与新疆协调发展的赞歌!

  这就是山东如意集团,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72年的山东济宁毛纺织厂。在它成长的不同历史阶段,周恩来、陈毅、邓小平、江泽民、朱镕基、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企业。

  去年,该公司在全国纺织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位居第一。就是这样一个企业,在石河子盘活并延伸了棉纺、毛纺两条产业链。

  □文/本报记者王永飞图/赵海忠

  纺织航母缘何落户石河子

  良禽择木而栖!山东如意集团,这艘全国纺织行业的航空母舰,落户石河子不是没有原因的。

  “石河子的棉花优势和纺织产业基础正是我们投资石河子的重要原因。”新疆如意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周宏润说。曾经有国外专家预言:“北纬44度以上不可能种出棉花。”

  然而,讲这话的专家没有预料到,在亘古荒原,艰苦创业的石河子人从1954年开始种棉花,并取得成功,每亩皮棉产量达到40公斤。在铁的事实面前,这个预言不攻自破。

  如今,石河子棉花的产量已经占到兵团棉花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是对成立之初兵团人穿衣状况的写照。在解决了吃的、喝的等问题后,兵团人开始考虑自力更生解决穿的问题。

  1958年,八一棉纺厂在石河子成立,成为当时新疆第一家棉纺厂,奠定了西北地区棉纺织产业摇篮的地位。后来,又相继成立织染厂、八一毛纺厂、第二毛纺厂等一批纺织企业

  上世纪80年代,石河子纺织产业达到鼎盛时期。当时,石河子纺织从业人员占到总人口的二分之一。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个人与纺织相关。

  “当时石河子的棉纺织在全国都是领先的,陕西的十几家棉纺织企业都是由八一纺织厂的人才带动起来的。”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郑明建说。

  尽管上世纪90年代,石河子纺织行业走向衰落,但这毕竟为石河子发展现代纺织产业奠定了产业基础和管理经验。

  整合金天阳在新疆打造孵化器

  上世纪90年代,一度辉煌的石河子纺织产业开始走下坡路。

  “在计划经济时代,石河子纺织产品按计划调拨,不愁销路,利润大多上缴,少有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同时,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进程中,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第二毛纺织厂、八一毛纺织厂、八一棉纺织厂、织染厂、友谊针织厂等企业陆续破产或者改制。”郑明建说。

  其中,八一毛纺厂于2003年进行改制,剥离不良资产,成立了新疆金天阳纺织有限公司。尽管如此,新疆金天阳纺织有限公司仍然难以扭转衰败的趋势。

  到最后,金天阳只能靠为两个客户做代加工维持生存。“当时的金天阳处于停产半停产的状态,企业经营状况也由原来毛纺厂盈利变为亏损。”新疆如意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健说。

  姜惠巧,1992年就进了八一毛纺厂,亲身经历了八一毛纺厂的两次改制。她回忆说:“八一毛纺厂二三十年几乎没有更新过设备,到最后经营效益日趋下降,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大批工人纷纷离职。”

  眼看着一度辉煌的八一毛纺厂成为负担,八师石河子市领导找到山东如意集团总部商谈合作事宜。2010年,山东如意集团在对金天阳整合后,改名为新疆如意毛纺织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新疆如意纺织服装有限公司。

  这之后,山东如意集团立即投入资金进行设备更新。在纺纱环节,把原来的手工设备换成了络筒机、并线机、倍捻机等,提高了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简化了工艺流程;在织布环节,实现了电子送经、自动接经,减少了断头,缩短了流程,提高了效率;在染色环节,用烫光机替代电压机,一个班次整理面料由原来的20匹提高到60匹至80匹。

  原来金天阳的产业链做出西装面料就结束了,去年6月份,山东如意集团还对产业链进行了延伸,进行西装加工,年生产规模可以达到20万件套。“一套服装需要3米面料,3米面料的价格只有150元,而一套服装的价格却可以达到1000元至2000元,我们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田健说。

  在山东如意集团的运作之下,新疆如意纺织服装有限公司迅速扭亏为盈。“这五年我们的平均利润都在几百万元。”周宏润说。姜惠巧的工资也能按时发放了,并由原来的每月2000元左右增长到4000元左右。“真庆幸当初没有离开金天阳。”她笑着说。

  整合金天阳对山东如意集团来说也是有好处的。“如果让我们建新厂,这个规模没有两年时间也建不起来,投资至少需要两个亿。”田健说,“整合金天阳,还可以减低企业的运行成本。拿电来说,在山东,一度电0.7元,而这里只有0.38元;蒸汽的成本也很低,山东一吨需要180元,这里只要60元。”

  “这里的设备与集团有互补性。集团做的西装都是高档服装,这里的服装则是中低端,这就可以丰富我们集团公司的产品种类,使我们的产品多元化,可以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提高我们的市场占有率。”田健说。

  整合金天阳,山东如意集团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在新疆布点,在新疆打造一个孵化器,为在新疆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一个好的人才基础。“五年来,我们培育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在当地树立了良好形象,以后进一步扩张也就顺理成章了。”田健说。

  田健描绘了一幅公司发展的宏伟愿景:2016年至2018年,投入两个亿从纺织、印染、织布、后整理等各个环节对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使面料生产能力由现在的200万米提高到400万米,使服装生产能力由现在的10万件套提高到100万件套。

  盘活天盛瞄准棉纺头把交椅

  透明的玻璃围墙,清一色的淡绿色厂房,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新,洋溢着盎然生机。

  这就是山东如意集团经过改造的厂房。这些厂房原来由天盛实业有限公司2003年投资建设,到2011年末,公司拥有

  环锭纺82万锭、织机436台,配套建设了印染工序,形成了

  年产12万吨棉纱、2880万米服装面料、6000吨毛巾

  生产能力,最鼎盛时期用工1万多人,成为当时

  西北地区最大的棉纺织企业

  然而,谁能想到,2013年10月底,由于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天盛实业有限公司宣布停产,所有人员被遣散回家,这一停就是一年半。

  它的棉纺产能占石河子纺织总产能的2/5以上,它的停产无疑是对石河子纺织工业的一次重创。这摊子资产怎么办?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经研究提出了破产重整的建议,后来师市成立了破产重整工作领导小组,希望找企业盘活这个烂摊子。当时,不少企业找到政府谈判,但都没有能力收购整个厂子。

  最后,师市再次想到了山东如意集团。今年5月,如意接收天盛,并开始对设备进行整修。仅仅花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到7月1日就正式投产。

  收购之初,百废待兴。“刚开始,这里厂房是漏雨的,下雨时外面多少水,里面就有多少水。有些机械被拆毁,有些机械已生锈,15%至20%的设备已经不能使用。”新疆如意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仍月说。

  建厂之初,最紧缺的就是工人。时间就是效益,山东如意集团从全集团范围内抽调400名技术骨干,对设备进行整修。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积极帮助企业招工,不到两个月就为企业招聘员工1400多名,并储备了近千名员工。这些人为新公司的启动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

  经过奋战,在纺纱环节,纺纱工艺由原来的环锭纺升级到紧密纺、赛络纺和赛络紧密纺。“这就减少了纱线的毛羽,提高了纱线的强力和质量,适合做高档面料。”新疆如意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晁翔说。

  “在设备上,我们还投入大量资金增加异性纤维分检设备,清除异性纤维,提高了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晁翔说。

  今年12月初,新疆如意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开始少批量投入针织纱线的生产,打破了原来的天盛只能进行

  机织纱线生产的局面。

  在延伸棉纺织产业链方面,新疆如意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已经全面恢复了原来天

  盛的色织面料、印花毛巾和色织毛巾的生产线,并计划明年进行针织面料的生产。

  对于山东如意集团来说,这样的整合值吗?晁翔的回答是肯定的。

  “盘活天盛可以加快我们产业规模的提升,我们45天就恢复了生产;而如果新建这么大规模的厂子,至少需要五年时间。”晁翔语气坚定地说。

  “盘活天盛是我们扩大棉纺织规模的需要。2004年6月份,我们集团公司开始

  进军棉纺织行业。收购天盛,使我们棉纺织生产

  能力实现翻倍,加上英吉沙县在建的50万锭纺纱规模,还有我们在重庆、山东、宁夏等地已经形成的棉纺织规模,我们集团的棉纺织规模可以达到300万锭,届时,我们将有望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棉纺织生产企业。”晁翔说。

  “盘活天盛,可以延伸我们的产业链。这里的色织面料和毛巾是我们集团的新兴产业,以前是没有的。”晁翔说。

  “盘活天盛,还可以降低我们集团的生产成本,提高我们的市场竞争力。据我们测算,新疆生产一吨纱的成本要比内地低3000元以上。”晁翔说。

  布局丝路谋划战略转移

  山东如意集团不仅为石河子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技术、人才,更带动了石河子地区的就业。

  山东如意集团在石河子吸纳产业工人达到5000多人,并为他们提供了免费宿舍和工作餐。

  在新疆如意纺织服装有限公司的纺纱车间内,一排一排的纺织机械在轰鸣着。细纱挡车工李胡林,带着口罩,在细纱机前忙碌着。看到哪根细纱断了,她迅速地把手中的清洁棒别在脑后的发髻上,然后伸手去接细纱;看到细纱机上哪个缝隙里积累的碎棉多了,她又迅速从发髻上取下清洁棒,将碎棉挑出,动作之麻利看得人眼花缭乱。

  她是从甘肃天水市来石河子打工的,已经有十年时间了。她原来在天盛就干过五年的挡车工,所以现在干起来是轻车熟路。现在她每月收入大概4000多元,比原来能高出一倍。

  展望未来,史仍月充满信心地说:“我们集团将来有可能把总部的实业都转移到新疆来,把新疆作为加工厂,把总部作为研发基地。”

  不仅如此,山东如意集团还要以新疆为基地,向西辐射。目前,新疆如意纺织服装有限公司正在开拓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市场。

  山东如意集团总部有300万件套的高档西装生产线,其中有一半出口欧洲国家。“以往这些服装的出口都是走水路,至少1个月的时间。如果遇到战乱,两个月也走不到。”周宏润说。

  “新疆有直通欧洲的铁路,将来高档西装的生产也转移到新疆之后,我们从新疆出口,就不用走水路了,这至少要快15天到20天。”周宏润说。

  除了在石河子产业布局之外,在南疆英吉沙等县,山东如意集团也在建设纺织服装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