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阿克苏  纺织  生态  染料  人民币  皮棉  服装定制  盛泽  卢比  美棉  降税  化纤  环保  服装  丝路柯桥  染费  缅甸  中俄  棉纱  不染色 

“中华国服生产基地”花落河北容城

   日期:2018-12-11     评论:0    

河北容城县委宣传部29日透露,当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华国服论坛上,该县正式被中国国服协会命名为“中华国服生产基地”并获授牌匾。

据中国国服协会副会长陈元麟介绍,国服,是一个国家的标志性服饰,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历史积淀和审美情趣,对于提升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号召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历史上中国也曾有着悠久的国服演变史,如汉代的汉服、唐朝的唐服、明朝的中装、清朝的旗袍、民国的中山装,这些服装以其浓郁的民族风韵或醒目的国家特点展示了国家的魅力。

中国国服协会秘书长庄则东称,长期以来,中华国服协会、东方国服集团以传承中华服饰文明为己任,寻求中华古代文明与现代服饰之间的契合点,力求打造出古今贯通、融汇中西、适应中国人穿着的服装款式。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东方国服集团终于完成了中华国服的研制,并向世人推广。

据了解,本次论坛上所展示的三大系列60余种国服,是一款全新的国服概念款式,融汇了世界服饰之技法,博采中华56个民族服饰之文明与现代时尚之中,充分展示了东方国服以“礼”为魂,以“锦”为材,以“国色”为体的中国国服风采。

据河北容城县县长李绍祥介绍,该县位于京、津、石三角腹地,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目前,全县拥有服装企业920家、个体服装加工户2000余个、熟练技术工人7万多人,服装产品涵盖西服、衬衫、休闲、童装等六大系列、上千个花色品种,产品远销亚洲、美洲、欧洲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直接出口创汇2亿美元,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

李绍祥表示,容城县将以“中华国服生产基地”为契机,将“品质”“创新”作为服装企业发展主导,加速产业聚集,培育知名品牌,力促服装产业实现经营方式由生产加工向市场营销转变、品牌塑造由贴牌生产向自主品牌转变、经济增长由产量扩张向提升附加值转变,着力将容城打造成中国北方最大的服装研发基地、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和最大的服装集散基地。

会上,中国国服协会与容城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合作战略协议,中国国服协会副会长陈元麟向容城县人民政府颁授了“中华国服生产基地”牌匾。

 
 
更多>同类纺织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纺织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我们的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404页面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0084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