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阿克苏  纺织  生态  染料  人民币  皮棉  服装定制  盛泽  卢比  美棉  降税  化纤  环保  服装  丝路柯桥  染费  缅甸  中俄  棉纱  不染色 

沈阳春装价格坚挺 生产商仍难赚钱

   日期:2018-12-12     评论:0    

还记得吗?去年冬装价格高高在上,让很多人大呼贵。

如今,临近春天,用料少的春装纷纷上市,其价格却依旧坚挺,比去年同期最多涨了三成。

哎!都是棉花涨价惹的祸,想换季添衣得精打细算了。

春装价普涨一两成

市民宋女士这几天想添置几套漂亮的春装,可到商场逛了几圈后,愣是手捂着钱包没舍得“出手”:“太贵了,一件薄薄的短款上衣,就卖989元,款式稍微好看点的裙装,一件动辄八九百元!”

中街几家商场从大半个月前春装开始陆续上市,价格普涨了一两成,部分服装价格最多上涨三成,不过,销量却一直平平,除了受天气因素影响之外,价格偏高是阻碍销售的“元凶”。

唐燕是五爱服装批发市场的售货员,昨日,她皱着眉头告诉记者,今年春装进货价就涨了一两成,服装的零售价自然也跟着上涨,但服装不是生活必需品,所以购买者减少,销量同比减少了一成左右。

生产企业成本增加利润减少

春装零售价格普涨,服装加工企业理应获得丰厚利润,但昨日,沈阳某服装厂总经理高辉却坦言,去年春天以来,不断上涨的棉花价格,让靠加工纯棉服装的企业不堪重负,春节过后有不少企业已处于半经营状态(生产线未全部投入生产)。

另一家沈阳服装厂工作人员也表示,今年春节后,棉花价格保持在3万元∕吨的历史高点上小幅波动,再加上人工、运输成本的不断增加,企业利润不断被压缩。

沈阳服装纺织行业商会秘书长娄敬洪介绍,目前,辽宁省内约有纺织企业20家,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规模性服装加工企业,约有1000多家,而辽宁地区的棉花产量约为10万吨,仅纺织企业的棉纱需求量都难以满足。

和南方企业相比,在同样的成本压力下,辽宁本地企业的原料成本“凭空”增加了运费成本,所以,辽宁企业受经营压力影响,进货态度不得不走谨慎路线。

“最直观的表现是,去年春节前后某大型纺织加工厂一次性购进棉花多达2000吨,而今年极少见这样庞大的进货量,企业多是以半吨进购为主。”辽宁服装协会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还有部分企业减少产品种类,甚至暂时停业。

娄敬洪表示,东北消费市场的内部消化能力比较强,如果服装、纺织加工企业向品牌化方向发展,或能改变因成本而引发的经营窘境。

 
 
更多>同类纺织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纺织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我们的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404页面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0084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