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阿克苏  纺织  生态  染料  人民币  皮棉  服装定制  盛泽  卢比  美棉  降税  化纤  环保  服装  丝路柯桥  染费  缅甸  中俄  棉纱  不染色 

“十二五”纺织工业科技进步的重点任务

   日期:2018-12-12     评论:0    

一、重点任务

生意社12月7日讯 “十二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科技进步将重点围绕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大规模推广先进适用工艺技术和装备,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以及加快纺织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促进行业原创技术研发能力的显著提升,全面提高行业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

行业科技进步的重点任务是:

1、开展基础研究,加强纤维材料加工、纺纱织造加工、印染加工、智能纺织品、服装家纺文化及纺织机械制造等重点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研究,为行业自主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及源动力。

2、加强纺织纤维材料的研发与创新,开发一批高性能有机化学合成纤维工程材料,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力发展超仿真及各种功能性纤维,采用动物、植物、矿物、天然等生化原料,开发生物质纤维,提高纺织循环经济水平;重点解决天然纤维原料供给不足的矛盾,为纺织面料及制品的升级换代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3、加强新型纺纱、新型织造、特种织造、宽重型织物织造等工艺技术及设备的研究开发;加快高机号及成型织造、经纬编双层和多层复合织造、提花织造等针织技术,非织造及复合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应用;加大印染高效短流程前处理技术、无水少水印染技术及功能性后整理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力度;大力发展技术性纺织品、个性化纺织品、功能性纺织品、绿色环保纺织品和智能化纺织品等高附加值纺织产品,进一步提高我国纺织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4、在全行业范围内加快研发和推广绿色环保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高性能、高效率、节能减排的先进适用工艺、技术和装备,淘汰落后产能,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任务,加快产业技术升级。

5、大力开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纺织制造技术,从纺织品服装的设计、工艺、生产、设备、测试、评价及销售网络体系全面入手,实现电子技术产业化、信息化的对接,开发纺织物联网技术。

6、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整合产、学、研及行业公共服务体系等多方资源,加快培养高水平的科研、工程设计、管理等领军人才和骨干队伍,加强对在岗职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纺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促进行业创新能力、生产效率的提升。

7、加快完善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企业、政府、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构的共同参与,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军民结合、跨产业链、跨部门合作的创新机制,促进行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加快建立以产业集群为基础、以行业公共服务体系为平台的适用技术公共推广体系,促进广大中小企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二、实施内容

根据上述目标和任务,“十二五”期间纺织行业科技进步任务的重点实施内容为:

——突破十大类50项关键技术,其中包括基础研究5项(含65子项),纤维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5项(含47个子项),新型纺纱、织造关键技术8项(含16个子项),印染高新技术6项(含22个子项),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加工关键技术7项(含34个子项),节能、环保技术3项(含8个子项),现代服装制造技术2项(含3个子项),新型纺织机械8项(含50个子项),纺织信息化技术5项(含5个子项)以及纺织标准研究1项(含16个子项)。

——在全行业重点推广110项先进适用技术,其中包括适用于纤维材料加工生产环节的先进技术13项,纺纱织造环节22项,染整环节20项,产业用、家用纺织品及服装制造环节12项,以及国产化装备38项,纺织信息化技术2项,纺织品创新开发体系3项。

(一)基础研究

开展纤维材料功能优化设计、成型基本理论研究,碳纤维、有机高性能纤维、可再生资源纤维及新型仿生纤维制备过程中的基本科学问题研究,纤维材料表面纳米结构研究等,指导关键技术产业化研发。研究新型芳杂环聚酰胺共聚纤维、聚酮纤维等高性能纤维以及低成本高性能的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等常规品种高附加值产品的加工技术,到2015年基本完成小试。开展环境友好型油剂、溶剂、特种化纤功能母粒研发等精细化工研究,提高纤维加工配套材料的国产化水平,并促进纤维材料功能化、差别化水平的提升。

研究纤维在梳理过程中的应力应变特征、成纱机理等基础理论,指导突破制约纺纱技术瓶颈。研究功能性纱线、纺纱过程在线质量检测系统、织造过程纱线张力在线自调系统、面料质量自动检验系统的基本理论及产业化技术,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奠定基础。

研究纺织酶基因工程及酶分子修饰技术,获得性能提升的改性酶,完成纺织印染加工与纤维改性应用工艺研究。加强生物酶漂白、等离子体前处理等印染前处理前沿技术的理论性研究,指导产业化技术研发。运用分子结构设计,研究环保型染料、助剂的应用性能及特殊功能性整理机理,提高印染加工过程的绿色生态性。

通过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医学、药学、工程学、人体结构学、美学等跨学科理论研究,开展智能纺织品服装的研发与试制,为产业化技术奠定基础。加强服装、家纺文化及品牌发展课题研究,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研究纤维加工机械复杂性系统动态特性,为提高纤维生产的自动化、集成化水平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开展机械结构运动力学分析、机械振动分析、可靠性工程技术研究,以及气体力学、流体力学、电子、激光等基础理论在纺机行业中的应用研究,促进国产纺机的性能、效率及加工质量的提升。开展过纱零部件、器材表面处理技术研究以及各种高性能复合材料在纺机配套件中的应用研究,更好地满足高性能装备的配套要求。

1/41234下一页尾页

 
 
更多>同类纺织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纺织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我们的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404页面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0084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