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全国纺织服装企业免费注册推广
棉纱价格 棉花 棉纱  氨纶 越南 纺织 棉花价格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新闻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织”出完美跃升曲线
时间:2011-01-11 09:24:07  来源:人民日报  共有条评论


  转制10年,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下称中纺院)交出了这样一份优异答卷:资产总额增长2.69倍,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35倍,利润总额增长2.9倍,从转制时的2000年到2010年,累计上缴税收7.26亿元,累计实现利税总额14.12亿元。

  抓住转制这个前所未有的契机,中纺院各方面实力得到增强,创造的效益、发挥的影响可以用三句话来形容:做大了自己,壮大了行业,唱响了科技创新的“主旋律”。

  做大了自己

  主营业务收入稳定在11亿—13亿元

  转制给中纺院带来的是脱胎换骨式的变化。据预计,2010年,中纺院全院营业收入14.5亿元,利润总额8600万元。2009年末,相应的营业收入为10.7亿元,利润总额为4822万元。而在转制刚起步的2000年,主营业务收入只有3.3亿元,利润总额1797万元。转制以来,中纺院初步形成了化纤纺织成套设备制造与工程服务、纺织新材料和纺织化工与生物技术等三个主要产业板块,共有14家企业和集标准检测计量认证为一体的服务型公司。近年来,院属科技企业以技术开发为龙头,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新产品、新技术不断产业化,连续多年主营业务收入稳定在11亿—13亿元。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中纺院院属企业抓住市场复苏的有利时机,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建设,着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看似全球行业低谷之年,中纺院却走出了一条跃升曲线,实现了整体效益明显改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大幅增长。

  中纺院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力量。其下属企业多在原课题组或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科研创新能力较强,都是高新技术企业,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项,目前都已成为所在细分领域的排头兵,影响力和带动力很强。

  同时,国内外两个市场一起抓的格局已经呈现,中纺院参与国际竞争已显成效。新材料板块的东纶公司水刺非织造布产品远销日本、欧洲、巴西等地,出口数量占年生产量的一半以上。纺织化纤成套设备板块的中丽公司已开拓了印度、东南亚市场,年销售额都在几千万美元以上。

  壮大了行业

  大型化纤企业万吨单位投资下降85%

  中纺院在行业中的影响和地位不言而喻,在改制后,这种地位更加凸现。

  中纺院所建立的企业都不在传统的纺织领域,却在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后为纺织化纤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它又是行业的技术开发基地,有着独特的优势,是“国家合成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纤维基复合材料国家工程中心”、“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研究机构的依托单位,拥有纺织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行业重要公共服务资源。正因如此,中纺院作为纺织行业的科研国家队,其突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始终在行业中起到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十一五”期间,中纺院开展了“纤维材料工程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纺织标准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绍兴纺织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纺织科技文献库”等纺织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四大平台所开展的创新研究和支撑服务工作使其在纺织行业中的影响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在科技部的支持下,中纺院与中国化纤协会一起,和20多家企业发起了化纤行业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该联盟以新技术开发和节能减排为目标,增强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参加联盟的企业几乎包括了本行业的大企业,占全行业30%的生产能力。目前联盟已经启动,并就涤纶污水处理、回收乙醛等技术合作推广,联盟目前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创新模式。

  中纺院在转制后取得的多项科技成果,支撑引领着行业的科技进步,同时也进一步巩固着自身在纺织行业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地位。由中纺院牵头完成的“年产15万吨聚酯三釜流程成套技术开发”、“化纤长丝纺丝机机电一体化关键装置”等化纤科研成果,这些新技术、新工艺的装置由于生产流程缩短、基建费用减少,使得大型化纤企业万吨单位投资从“八五”、“九五”期间的8500万元下降到1300万元,单位投资下降了85%。

  创新成为关键词

  科技投入5亿元,形成300多项成果

  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建设生产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品的价值型高新技术企业,是中纺院转制以来的坚定发展目标。创新是其中最核心的关键词。

  10年来,中纺院重点围绕新型化纤装备及工程化技术、特殊功能性材料和结构材料、纺织新型染整及纺织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重点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积极承担来自国家、部门、科学基金以及企业各个层面的科研开发项目,累计科技投入达5亿元左右,形成了300多项科研成果,拥有有效专利94项。聚酯三釜流程聚合技术、复合导电纤维工程化技术、干法纺高强聚乙烯纺丝技术等重要科研成果,为我国化纤工业在国际上树立地位做出了突出贡献。

  转制10余年累计科技投入5亿元左右,占销售额5%以上,在纺织行业可能仅有中纺院一家。如果考虑到这5亿元约80%以上是自筹投入,就更加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

  中纺院院长赵强说,中纺院知道自己的任务和使命,知道自己存在的价值,没有技术的领先和对行业的引领支撑作用,就没有中纺院的地位,也就没有中纺院存在的必要。因而,重视科技投入,成为中纺院及下属企业一个显著的特点。

  在其他投入来源较少的情况下,中纺院坚持科技投入,目前正调动院内优势科技力量,开展“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的工程化技术开发”,这个正在进行中的项目引起行业内广泛关注。

  为应对即将到来的我国新一轮科技创新的热潮,中纺院也早做谋划,作出三大部署。“一是积极筹划建设研发基地;二是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现有项目的进度,论证新的科研项目;三是在体制、机制上要有创新,在人才培养上加大工作力度,建立和完善人才队伍。”赵强说,“我们将更加努力,继续为我国纺织行业的科技创新,作出自己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