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全国纺织服装企业免费注册推广
棉纱价格 棉花 棉纱  氨纶 越南 纺织 棉花价格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新闻
“春劫”之困——珠三角调查:直面加工贸易纺服企业生存之痛
时间:2011-02-19 12:39:07  来源:中国企业报  共有条评论


 不断上升的商务成本、愈加严苛的客户要求、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令加工贸易企业步履维艰。

  2011年的春节对做服装外贸生意的张建来说,简直成了“春劫”。

  拼死拼活,刚刚拿到6万套工装的“大单”,“用工荒”却如约而至。虽然“用工荒”在制造业是普遍面临的问题,却足以让张建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招不到人,根本开不了工!张建说,“工人的工资是逐年上调的,不涨工资或涨得太少,工人都不愿意干,每年春节都会流失一大批工人。”

  但是,大涨工资的承诺,张建却不敢轻易出口。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牵动加工贸易经营者生存神经的一年。人民币的再次升值使张建和他的同行们海外业务结算骤然缩水,利润大打折扣。同时,近年来愈加凸显的贸易壁垒、原材料涨价、客户条件苛刻、人力成本提高等各种问题,都在持续而快速地吞噬着加工贸易的经营利润,加工贸易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变得异常艰难。

  中国二次汇改后,人民币持续升值,加工贸易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相关政府部门曾多次指出,加工贸易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实现转型升级,或向产业链高端延伸,提升企业竞争力,或将市场由国际转向国内,走内销的道路。

  但是,对于企业规模和资金实力都非常有限的张建们来说,转型升级这条路同样不好走,“转型也好,创新也罢,都需要大量资金,没钱,我们什么都做不成!”

  老路已荆棘丛生,步履维艰,新路又埋伏着不可预知的巨大风险。2011年刚刚开头,在加工贸易这条路打拼多年的张建和他的同行们,忽然没有了方向感。

    生存之困

    “6.5”!这个数字就像一把锥子,让曹凯心里一阵阵锐痛。在广东做服装出口生意的曹凯和数字打了近20年的交道,每一位数值的变动,都让他心头一颤。只要一闭上眼,那些数字就会在他眼前晃来晃去,变幻无穷。“人民币从2005年到现在,已经6.5(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了”!

  “升值太快了!3%的利润也快保不住了!”曹凯无奈地说。

  而原料价格、员工最低工资、水费、电费、设备更新费等另一串不断攀升的数字,更让曹凯觉得利润“被压到谷底了”!

  曹凯属于做加工贸易比较早的一批人。最早接的活儿基本都是工装、制服。“来料加工,百十台机器、百十个人,保证时间和货品质量,就能赚钱”。

  但现在,能接这种活儿的工厂遍地都是。为了抢订单,他必须按照客户的要求,采购价格不断飞涨的面料,然后工人加班加点赶制出须经严格检验才算合格的成品,战战兢兢地交货,生怕哪些地方出了纰漏下一个单子会从手里飞掉。

  正在承受利润折磨的加工贸易企业几乎随处可见。1月17日,《中国企业报》记者和山东威海海飞依服饰有限公司贸易部经理蔡惠键通上电话时,已经是晚上7点多钟了。此前,他一直在车间忙。当记者谈到人民币升值对企业是否有影响时,他明显加快了语速,“当然有影响!订单还是原来的价格,布匹又不断涨价,企业越来越难了!”

  蔡惠键向记者透露,以前经营好的时候,利润最高能达到6%。“可是现在各种成本都在持续上涨,再加上人民币升值,企业挣的就是‘退税’的一点钱了。”蔡惠键说,“退税前企业基本不挣钱,甚至赔钱。”
  海飞依服饰有限公司位于威海市经济开发区,主要生产各类服装,出口欧美、日本、韩国等地,有300多名员工。蔡惠键所说的“退税”,是指国家为了促进出口对外贸企业的一项优惠政策,即对出口货物退还或免征在国内各生产环节和流转环节按税法规定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也就是说,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率。

  不过,靠“退税”挣钱的日子并没有安全感。2007年9月,国家将服装出口退税由13%降至11%,蔡惠键所在企业的出口利润由此被挤压掉2%。

  “今后会不会进一步下调,谁也说不准。”蔡惠键说。

  即便是利润持续走低,蔡惠键们也不敢跟客户谈加钱的问题,“竞争太激烈,有的是加工厂,你不做,人家马上换人”。

  蔡惠键透露,因为很多企业在抢市场,公司手里的订单比往年同期少了1/3。

  而近期人民币的持续走升更让蔡惠键们担心,他们感觉手里的利润几乎每天都在蒸发。

  “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升值确实会快一些,对出口欧美的外贸利润会造成一些影响。”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分析指出。

  但郭田勇同时表示,政府部门一定会做好这个平衡的,毕竟人民币海外结算业务目前在欧美地区还比较少。

  郭田勇的观点得到了中国皮革协会制鞋办公室主任卫亚菲的认同,“外贸出口占国内GDP相当大的比重,而且解决了大量劳动就业,国家不会不考虑他们的生存问题,一定会控制人民币升值的。”

  专家的观点代表了很多加工贸易企业由衷地期望,不过,仅仅靠政策调控远远不能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想办法打破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走出困境。而前提是他们必须先知道瓶颈到底在哪儿。

    转型之难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外贸数额呈现明显大幅下降,我国由于相对健康的经济基本面,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少,外贸出口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处于上升趋势。但金融危机却更深层次地暴露出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存在的诸多弊端。

  由于处在国际分工产业链的低端,我国加工贸易基本上都是贴牌生产,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很低,而高端的加工贸易又被外资把持,这就造成企业的抗压能力极弱,难以承受市场变化,一旦经济形势不好,企业马上会陷进资金短缺的困境,威胁生存。

  “必须转型!”对外经贸大学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研究室主任杨立强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工贸易企业必须做好转型升级的准备。或者升级到产业链高端,或者将企业转移到成本相对低廉的中西部地区或其他发展中国家,抑或完全转换经营,从事别的生意。”

  杨立强的观点正顺应我国政府对加工贸易整体优化的举措。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2011年1月5日表示,要积极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鼓励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延伸,积极探讨加工贸易转内销的政策措施。

  随着原材料和人力成本的持续上升,大批跨国企业已开始将代工订单转向成本更低廉的越南、缅甸和印度等地。为争取订单,不少加工贸易企业也不得不将工厂迁移到更加偏远的西部地区。但是,这些地方依然存在各种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的大趋势,加工贸易企业仍然难逃“十面埋伏”的威胁。

  在此状况下,“构建自主品牌,由出口转向内销”便成为业界普遍推崇的一条新路。但是,在蔡惠键及同行们看来,这条路同样不太好走。

  “最先要解决的肯定是订单问题,但这并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实现的!”日前,北京艾迪亚思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景斌和谈起“出口转内销”时,明确表示“不是那么容易的”。

  景斌的公司主要是面向日本做软件外包业务,相对于欧美市场而言,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并不大。但是“日本目前经济不好,虽然没有出口欧美的企业受影响大,但也是有一定影响的。”景斌坦言。

  谈到内销,景斌认为,如果不了解内地市场,盲目地从外销转内销,不仅意味着海外培育多年的客户资源白白流失,更因为没有客源,削弱企业的规模和竞争力,使企业面临更大的危机,“毕竟生存是最重要的,生存不下去,企业何谈竞争力呢”?

  蔡惠键认为,国内市场相对于国际市场而言,难度是显而易见的。“内销市场耗资更大,渠道、人力和品牌影响力等等都需要投入,而且需要大笔的投入,没有资金实力是不行的”。

  卫亚菲同样认为出口转内销并不现实。因为“内销市场的竞争已经十分激烈了”!他以制鞋企业为例指出,中国是鞋业大国,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品牌,内地市场已经非常饱和,竞争非常激烈。一直做外销的企业很难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因此,转内销并不是说转就转的。

  其实,曾经尝试过内销道路的皮鞋厂家并不少见。卫亚菲透露,金融危机时,外贸市场不好做,很多皮鞋厂商就开始做国内市场,但很快发现,他们在国内市场很难立足,甚至比做国际市场难度更大。外贸形势一转好,很多企业又立刻回到国际市场做外销去了。

  外贸市场虽然愈加困难,但不少企业仍在坚持。为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他们正在和客户进行着艰辛的博弈,而筹码就是产品竞争力。“我们正在努力跟客户协商,在报价方面适当地进行提升,客户也表示理解。”山东威海凯华进出口有限公司一位刘姓负责人介绍,“虽然国外市场有些难做,但因为企业在研发、创新上有比较大的投入,所以产品还是很受客户认可的。”刘先生透露,出于订单的稳定性,公司目前还是以出口为主,不太会考虑内销。

  不过,对不少中小企业来说,创新升级同样存在很多困难。蔡惠键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每笔货款结算回来,除去各种成本之外,还必须留出一笔费用,为下一个订单各个流程的花费做准备,钱总是这样被很快“花光”,用在产品创新方面的资金只能为零。产品缺乏竞争力,在客户面前自然处处被动,这就导致企业陷进恶性循环的状态中。

    路在何方

    即便内外交困,但加工贸易企业的战绩依然非常给力。来自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9727.6亿美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3亿美元,增长31.3%。

  与此同时,国际上的贸易形势却阴霾紧锁,各种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时时蹂躏着加工贸易企业绷紧的神经。

  来自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的信息显示,2010年1—11月份,欧盟累计召回的459项纺织服装产品中,中国产品占比47%,同比增长100%。

  而2011年7月起,在法国销售的消费品必须具备“碳足迹”标签。

  此外,更有官员指出,多国参与的《反假冒贸易协定》一旦生效,也将使得中国加工贸易企业濒临风险。

  转型困难,不转型亦难,加工贸易到底该不该转型?该怎样转型?这些问题,曾在业界掀起过激烈的辩论。

  杨立强的答案是两条腿走路。“内销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政策,这给予加工贸易一种灵活性,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进行调整,降低经营风险。”杨立强举例说,“国际市场好做,企业可以继续做国际市场,一旦国际市场出现波动,企业可以马上转向内销来弥补风险。”

  而通过产品竞争力以争取更多话语权,企业继续走外销的做法则备受卫亚菲的推崇。她认为,通过提高产品竞争力拓展国外市场,逐渐加大国外市场比重,外销这条路还是很好走的。“这总比千军万马重新回到国内市场更现实,也更有利于产业发展。”

  但在蔡惠键等人看来,这两条路似乎都不属于他们。因为多数加工贸易企业并不具备这种能力和底气。
  据了解,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大部分企业仍属于产能有限的中小型企业。以出口大户制鞋业为例,该领域70%的企业都从事加工贸易,而这个群体中,中小企业的比重占到了90%,这些企业既缺资金又缺技术,因此对他们而言,创新转型只是“看起来很美的憧憬”。

  “在转型过程中,肯定会淘汰竞争弱势的企业。”对于这个问题,杨立强和卫亚菲都表示无奈。

  没人能够否认加工贸易企业在中国经济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分量。因为加工贸易企业的聚集,广东东莞的经济迅速腾飞,而正因为加工贸易企业在广东东莞的兴起和繁荣,使得珠三角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加工贸易基地。

  如今,加工贸易企业却因高额成本和落后的生产模式承受生存的重压,在不可避免的转型升级大潮下,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对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同样持审慎的态度,“加工贸易升级转型对全国外贸至关重要,是在此前成绩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还是踯躅不前,甚至昙花一现,成败在此一举!”

  谈到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升级,梅新育语言犀利,“无论是提升加工贸易商品的层次、创建自主品牌、延伸增值链条还是兼顾内外贸,都是从整个地区、整个国家的层次上讲的,不等于所有企业都要走上这样的道路。”

  梅新育认为,加工贸易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并不一定要遵循某一个固定的模式,而应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和不同的特点,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转型道路。比如,已经积累了足够实力的企业可以选择自创品牌在国内外市场打天下,对尚不具备相应实力的企业,政府要推动、鼓励他们为有实力的自主品牌企业配套、贴牌加工,抱团打天下。

  毋庸置疑,对加工贸易企业来说,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必须积极前行,因为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犹豫不决,只能在十字路口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