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著名学者余秋雨提出“为中华文化做减法”,看到标题我为之一惊,现在都在弘扬为中华文化添砖加瓦,他为什么提出做减法呢?仔细阅读,发现很有道理,直击时弊。为文化做“减法”的目的就是让文化真正有价值的部分凸显出来,不要让它成为热闹喧嚣的文化闹剧,让我们最有生命质感的文化,真正在中华大地弘扬。
2010年“涨”字排在汉字的第一位,这个字使社会、企业和个人都增加了负担。事实上,“减”字作为常态化的汉字,更应该排在首位,特别是在“十二五”和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因为“减”对社会、自然、企业、个人都十分有益,如减排、减肥、减员、减压、精简等表示减少负担。总之,“减”字让人与自然都轻松了不少,还增加了活力,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前不久,一个浙江企业表示也要减负。这个企业基础管理、卓越绩效都很好,QC小组活动年年获奖。该企业家表示,他们要将毛利率低于20%以下的“大路货”产品全部淘汰。因为现在各种刚性要素成本大幅增长,产品利润低于20%意味着再过两三年利润都会被成本吃掉,与其把人力、物力耗在这上面维持生产,不如现在就把这些产品淘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钻研有潜力、高附加值的产品。减掉低利润产品就可以腾出空间开发新产品,这种做法显示了企业的长远眼光,给产品做减法,就是在给价值做加法。
当前,传统的比较优势在丧失,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条件下,转变发展方式,要以优化结构为主动方向,对现有经营业务进行梳理,把没有利润的或暂时有利润,而今后两三年就会被成本吞噬的产品淘汰;对于产品有竞争力但和企业优化方向不协调的,可以外包,产业的发展不在于占有,而在于控制,把占有变成控制,集中精力开发有优势的新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企业对扩张产品线,延长产业链等做加法的行为更为熟悉;做减法却很难,需要企业家的魄力与智慧。做减法并不等于削弱企业力量,而是为下一步更大的发展打下基础。正像园丁给果树剪枝,给苗圃间苗一样,是为了有更大收获。因此,企业要保持竞争力与活力,必须痛下决心给企业动手术,把有病灶的部分和多余的脂肪去掉。
很多国际大型企业都是在做减法的过程中彰显了核心产品的竞争力与活力,实现了对市场的控制力。两会期间,一位纺织界人大代表,也说到他们将优化产品结构,减掉一部分耗力耗人的产品。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可能总做加法,否则会把自己拖垮。
“十二五”起步之年,先学学减法的理念吧。
- ·深企女装“百图”“曼娅奴”“丽莱” 03-19
- ·70个韩国品牌抱团落户常熟“捞品城” 03-19
- ·福建服装企业寻突破:鞋服一体是出路 03-19
- ·解析:服装风格艺术在上海与香港市场 03-19
- ·追本朔源 再谈公共纺织品的卫生之痛 03-19
- ·土耳其国际纺织机械展将于4月举办 03-19
- ·低价服装+假吊牌冒充名牌 造假者被罚 03-19
- ·义乌市自营进出口稳步增长 服装及衣着 03-19
- ·8家服装企业豪赌IPO 03-19
- ·2012年3月5日至11日柯桥纺织价格指数 03-19
- ·未来十年中国将致力从纺织大国到强国 03-19
- ·福建石狮印染业主导纺织品国标话语权 03-19
- ·越南国内服装市场中国货被越南泰国产 03-19
- ·越南纺织服装产业出口成长率不断上升 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