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全国纺织服装企业免费注册推广
有机 印染 越南  帝人 锦纶 氨纶 涤纶长丝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企业动态
陶朱街道家庭织户走上品牌生产线
时间:2010-08-07 09:37:47  来源:诸暨日报  共有条评论

  今年前7月,华都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实现总产值3.5亿元,自营出口3900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52%、50%。虽然出口形势喜人,但产品生产加工问题一直让华都纺织的经营者纠结。目前,华都纺织属下共有100多家中小企业和1000多户家庭织机户代加工贡缎,技术不一,产品质量不稳定,影响到国外市场的开拓,也阻碍了贡缎产业升级。

  今年,“6+2”现代产业体系规划的出台,增强了华都纺织转型升级的信心。公司计划投资5.7亿元,建一个纺纱区、织造区、印染后整理区、产品研发区、交易区、生活区六区合一的现代化创业园区,打造一个复合型的现代“家庭工业集聚区”,一期占地400多亩,欲打造家庭织户走上品牌生产线的新模式。

  在华都原厂生产车间内,原是家庭织户的刘红萍埋头操作着新安装好的剑杆机,她是工人也是18台机器的老板。

  只要缴上一定保证金,华都会提供机器、场地、原料、销路、技术,原本的家庭织户不用花大成本就可在华都的园区里当老板。如今,在华都创业园里有200台剑杆机,由多户家庭织户管理生产。

  刘红萍是第一批搬进华都园区的家庭织户,她家在园区申请了18台剑杆织机,每台价格都超6万元,相比于摆置在家里的K84织机,噪声小了,更自动化了,生产的宽幅布质优价高,还省了人力和财力。刘红萍说:“一台剑杆机要6万元以上,小家庭作坊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现在全部由华都提供,效益是原先的一倍以上。”

  “我们对原厂地进行改造,先引入200台剑杆机进行试验,一期准备引入3500台。”华都纺织总经理助理汤可霞介绍,华都创业园区将进行生产和生活设施分离,淘汰旧织机和老的纺纱设备,形成10万纱锭,13500台剑杆织机的生产规模,把家庭纺织户全部聚集起来,并进行设备更新,提供最新技术,以促进贡缎业实现产业升级和集约化发展。

  面对广大织机户技术参差不齐、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实际情况,华都园区设立了内部员工职能培训中心,培养一批懂技术、精工艺的技术骨干和优秀的管理人才,以全面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此外,为带动家庭织户走上品牌生产线,让华都纺织产品更加国际化,华都将在创业园中专设一个研发区,重点研发高档面料设计、印染后整理新技术、数码纺织装备、数码无循环花型应用技术、循环再生纤维利用等,提高贡缎产品及其他家用纺织品的附加值。

  集聚家庭作坊后,品牌化仍是实现产品销售的出路。

  “我们把创业园建设成诸暨贡缎产业集聚的主区块,推动产业价值向高端攀升,全方位提升贡缎产业竞争力,有效带动贡缎产业发生质的飞跃。”华都负责人刘国荣认为,通过创业园区建设,不但可以提升贡缎区域品牌建设,也必将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力争到2012年拥有浙江省著名商标2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品牌2个。

  ■新闻背景

  陶朱街道贡缎的转型升级之路

  贡缎行业是陶朱街道特色产业,有织机户4002户,企业114家。如今,整个贡缎行业面临诸多难题,如中小企业等受原材料大幅上涨制约发展形势严峻,大部分织机户仍使用老化的K74、K84铁木机,制约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产品质量提升。

  今年,陶朱街道提出走贡缎转型升级之路,加快陶朱家纺园区功能的整合提升,加快二期建设工程启动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华都纺织龙头带动作用,启动华都纺织创业园一期建设,建成从产品设计研发、原料供应、产品生产、后道印染整理、成品销售,到生活居住一条龙的新型产业园区。园区建成后,不仅促进本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品优化升级,同时带动其他贡缎企业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源消耗低的发展之路,促进贡缎产业升级。

  为扶持纺织企业发展,陶朱街道积极协助企业向民生银行贷款1000万元,解决部分轻纺企业融资难问题。街道还鼓励企业严把质量关,牢牢占据现有市场,不断开拓新战场,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