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全国纺织服装企业免费注册推广
棉纱价格 棉花 棉纱  氨纶 越南 纺织 棉花价格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新闻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出路何在?
时间:2010-12-22 10:53:44  来源:南方日报  共有条评论


  眼下常平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已经在转型的道路上摸索前行,希望通过自身的蜕变实现可持续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科技创新也许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未来发展的救赎之道。

  常平镇镇委书记陈桂明似乎准备大干一场。当他宣布的“5件要做的事”出炉时,坊间议论纷纷。而其中的一件事“工业要强”,无疑是这个工业重镇最关注的话题,人们静待这个昔日东莞工业的巨龙在经历疲乏后能再次腾飞。

  然而,腾飞似乎并不容易。在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遭遇瓶颈的大环境下,常平前有强兵后有悍将。据东莞市网络年鉴数据显示,2009年常平GDP为151.69亿元,列全市第七位。10年前常平GDP为33.0176亿元,居全市第二位,当时GDP仅为常平一半的长安如今已把常平甩在了身后。而在上世纪80年代,常平的工厂数、工缴费收入连续8年全市第一。

  作为常平人,陈桂明熟悉常平经济发展的历程。在他看来,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制约了常平的发展,同时,由于代表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不发达,经济持续增长受到了制约。

  陈桂明说,“常平的电子信息产业占全市的40%,毛织企业也不少,但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光电产业也有一定优势。但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梳理,整个产业结构缺乏支撑。”

  服装纺织业、玩具业和电子信息业被认为是常平经济的三大支柱。但随着珠三角地区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人民币汇率的升高,同属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三大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由于行业发展式微带来的经济疲软成为常平眼下最突出的劣势。

  因此如何操盘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常平未来经济发展中不能绕开的话题。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依然是常平工业构成的重中之重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方式决定了能否真正实现“工业要强”。

  因此,在“腾笼换鸟”的语境下,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旧鸟出”、“新鸟进”、还是“麻雀变凤凰”,成为常平必须解答的问题。

  事实上,常平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转型的道路上摸索前行,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蜕变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尝试的道路则是各显神通。

  技术升级之路

  “利用先进机械提升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同时加强服务品质,无论做内销还是外销,前景依然光明。”

  在多宝针织(东莞)有限公司(下称“多宝厂”)总厂长许天亮看来,现在并未到最坏的时候。这位在常平工作了10多年的香港人见证了常平的服装纺织业从鼎盛转向衰退的全过程。

  “上世纪80年代,常平开始引进毛纺织产业90年代初,由于香港劳工短缺,香港工业北移,常平趁机吸收了香港的服装纺织业,并于90年代以后达到顶峰。”许天亮说,由于门槛低、赚钱快,大大小小的加工厂遍地开花,一派繁荣景象。

  从2000年起,服装纺织行业不断下挫,不少企业倒闭或者转移。

  许天亮认为,一些企业的倒闭或转移是市场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因此,“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劳工短缺,而是管理的问题。”他所指的管理,即是通过技术手段改善工厂的生产结构。

  在他看来,对劳动力资源的过分榨取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通病,若能给劳动者创造好的工作空间,在工作环境中创造适当的自由时间,将有效解决困扰服装纺织行业的招工和用工难题。

  因此多宝厂走上了从手工作业,到机械化作业,再到半自动化作业的升级之路。藉此带来的高效率不仅为企业减少了生产成本,从单调乏味的流水线上解脱出来的工人,也由此获得了更大的工作自由和工作价值。

  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如今常平存活下来的服装纺织企业几乎都是具有一定实力的大中型企业,他们的生存之路大都相似。

  “如果服装纺织行业能改变传统粗放模式,利用先进机械提升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同时加强服务品质,无论做内销还是外销,前景依然光明。”谈到行业发展,业基工业有限公司技术服务中心的高级经理杨秀煌这样说。

  在杨秀煌看来,目前中国国内的服装市场以每年20%的增速在发展,国外是2%到3%,虽然它们增值小,但基数大。所以内外两个市场都有东西可做,关键还是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水平和认识。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