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全国纺织服装企业免费注册推广
棉纱价格 棉花 棉纱  氨纶 越南 纺织 棉花价格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新闻
“用工荒”倒逼企业寻求发展新方向
时间:2011-02-23 10:39:26  来源:绍兴县报  共有条评论


昨天,在柯桥经济开发区的绍兴天海包装制品有限公司里,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着,生产FDY化纤工业纸管。据企业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公司新投入全自动连动机五套,预计年生产能力可达6000万只纸管,可节约劳动力三分之一,产量比原来提高30%,很好地解决了招工难的问题。  本报记者 沈潇 摄

  本报记者 范红梅

  今年,我县的纺织、印染、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依然出现“用工荒”现象,而部分未雨绸缪的企业及早通过技改、转型等方式,走出了“用工荒”的尴尬。这些企业的成功,带来了新启示:除了以情留人,自身转型更为重要——

  涉纺企业用工最“荒”

  春节刚过,县人力资源市场就忙碌起来了,和往年一样,纺织、印染、服装等行业用工需求最大,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企业老总都亲自带队,来市场招工。

  蒋金强是滨海一家纺织企业的副总,他告诉记者,这些天,企业每天派出8辆车子在柯桥和市区的人力资源市场找工人,现场谈好一位,马上派车送往医院进行体检,合格后立马签订劳动合同。尽管如此,现在企业仍有三分之一的机器无法正常开启,“工人难招”是蒋金强这些天来的最大感受。“这企业以后怎么办下去,工人会越来越难招啊。”这是蒋金强感叹之余的担忧。

  和蒋金强同样感受的企业老总很多,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县举办的两场新春人才智力交流会上,推出的岗位至少1万多个,但“看的多,定的少”现象普遍,设岗的八成企业不能称心如意招足需要的职工,特别是纺织、印染、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更是无奈。

  部分企业率先走上转型路

  “产业的转型带来了劳动力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而事实上是劳动的供求矛盾对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换句话说,用工荒倒逼企业转型升级,降低企业对劳动力的依赖”。

  说这话的是七匹狼服饰有限公司绍兴县分公司的总经理谢文建,他告诉记者,因为服装工难招,企业投产以来,一直处于半工半停的状态。“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另找出路”,在这种思想下,去年,谢文建开始带领他的团队向服装设计转型。现在,谢文建的企业主要以设计、打样为主,而产品加工则以外包形式,解决了用工难题。

  我县的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在用情留人的同时,纷纷以转型、升级破解用工荒。华联集团是我县的一家大型服装企业,对工人的依存度相当高。两年前,企业开始调整发展策略,在异地开办服装加工厂,本部重点做强研发和设计,而生产加工都放到异地工厂进行。“这只是过渡,将来我们还将慢慢淡出生产环节,重点以研发、设计为主。”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杨汛桥、钱清、福全、兰亭不少纺织、针织企业从设备的升级上破解用工荒。兰亭金鼎泰针织有限公司通过引进“三合一”、“二合一”的新加弹机,实现氨纶包覆与加弹一步发,使原来需要两个人和三个人从事的工序,改在一台机器上完成,人工节约50%——70%。钱清的绍兴金秀丽纺织有限公司在杭州成立瑞晁纺织有限公司,将原来的家纺面料生产企业慢慢向服装、家纺设计机构转变。安昌的宇展印染成功从原来的印染业向高档面料研发转型,现在企业投资成立的研发中心为企业发展打开新路,新产品成功挺进美国、欧洲等市场,深受客户欢迎。

  “用工观”也需与时俱进

  企业“亲情留人”解决的只是部分企业的用工难题,在企业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生存的企业仅通过打“亲情牌”留人已是不现实的方法。而引进先进机器设备、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水平是企业需要思考的根本问题。这一现象进而将促使我县更多的产业由粗放式经营升级为集约化经营。

  浙江冠南企业董事长蔡少雄认为,用工荒倒逼企业改造升级在国外早有成功的先例,也是现阶段企业破解用工难题的好方法,企业的用工观念同样需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与需要。蔡少雄说,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正是依靠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办法破解用工荒。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战略高度看,改变经济发展对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依赖,加大对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扶持力度,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现代化必由之路。目前冠南企业成功从纺织业一枝独秀向商贸、物流、市场等多元经营转型。

  采访中,不少企业老总认为,以往依靠廉价劳动力发展的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劳动密集型企业必须做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目前最有可能实现机器替代人工的行业主要包括采矿业、食品工业、纺织服装、医药、非金属、机械汽车和电子等,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县有不少企业已开始涉足采矿、电子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