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阿克苏  纺织  生态  染料  人民币  皮棉  服装定制  盛泽  卢比  美棉  降税  环保  化纤  服装  丝路柯桥  染费  缅甸  中俄  棉纱  不染色 

帮企业做事,就是“水平不高”?

   日期:2018-12-03     评论:0    

笔者在最近采访中遇到了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很多企业老板向笔者反映,高校的老师对企业的实际生产问题不重视,反而更热衷于上级单位布置的课题,这种现象也是困扰产学研用深度合作的一个痼疾。

由于长期以来“各干各的”,高校与企业的“联姻”并不很顺利,“重论文,轻应用”的问题在很多高校中都存在。现行的高校考评体制也不利于技术成果的成熟化、具体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学教授告诉笔者,很多人论文写得很漂亮,实验室结果也很正确,但是拿到企业的生产线上,却并不一定能用。很多时候也是论文答辩完了、项目验收完了就了事,项目成果束之高阁,做项目就是为了论文的撰写。

其实最早的产学研用合作的雏形,就是改革开放初期类似“地下活动”的“星期六工程师”:一些思想解放的大学教师,利用周末“走穴”,企业给他们钱,他们帮企业解决生产难题。因为是“地下活动”,无法规范管理,所以“利用学校实验室,自己挣外快”的罪名,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他们为推动科技与生产力结合作出贡献的荣誉。今时不同往日,在产学研用模式的推动下,高校的大门早已向企业打开,但为何高校教师还会忍心将企业拒之门外?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高校的办学思路中不鼓励教师为企业解决现实问题,而很多教授也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帮企业做事是水平不高的表现,写论文才是真正做学问。目前高校的管理和评价机制也不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很多高校还是论文导向,即使是一些应用型的学科,也是在比论文。另外,政府项目奖励多,因此高校对此兴趣甚浓,而对与企业合作的项目往往热情不高,甚至忽略不计,这种导向引偏了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方向。

再来看看国外。美国硅谷是当代世界各国半导体工业聚集区和高新科技产业园区的代名词。其实硅谷的产生仅仅源于斯坦福大学特曼教授关于产学研用合作的一个倡议。他说服校方将校园中尚未开发的土地租给工业公司建立世界第一个科技工业园区——斯坦福研究园,他提出的“技术专家社区”设想,即将科研力量雄厚的大学和高新技术企业联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促使最新科技成果产业化。

前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曾明确指出,“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我国高校还是有科研能力,要解决企业的现实需求也是能做到的。我不敢说100%,但是90%是可以解决的。”可见我国高校的科研能力对于解决企业的实际生产问题是能够胜任的。与高新科技产业对比,纺织产业作为典型的应用型学科,纺织院校与纺织企业关系应该更紧密、更深入,只有纺织高校更好地为行业企业服务,借助高校科技力量,我国的纺织企业才能走上创新之路,真正成为纺织强国的坚强分子。

笔者认为,高校要以服务为宗旨,产学研用结合,是高校服务于现代化建设,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必由之路。高水平大学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技术前沿,“立地”,就是从现实需求出发,解决生产生活中大量的科技问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工地上、写在车间里。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完善对高校的科学评价制度,把服务和贡献作为评价高校工作的重要标准。要在教学评估、重点学科和学位点申报、人事分配制度等方面,真正形成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更多>同类纺织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纺织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我们的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404页面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0084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