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阿克苏  纺织  生态  染料  人民币  服装定制  皮棉  盛泽  卢比  美棉  化纤  降税  环保  服装  丝路柯桥  染费  缅甸  中俄  棉纱  不染色 

部分纺企春节后确保开工率

   日期:2018-12-10     评论:0    

编者按:是否拥有富足的人员匹配,已经成为纺织企业节后开工的“第一关”。在前两年春节期间的员工流失潮中,不少企业总结出这样的经验:与其年前年后临阵磨枪地做些善待员工的举措,莫若把科学的用人机制纳入企业常态管理。如今,这项管理的外延已经被大大扩充和延展,不仅扎根于文化土壤,更深入到心理层面。提前发现企业用工的硬性缺口,靠的是日常管理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所谓“思考未来用工”、“把握熟练技工”、“返乡带回新工”、“改善关系暖心留人”……都是来自企业一线的真知灼见。

红豆集团:培训留住熟练技工

员工返岗调查数据:集团现有员工2万多名,其中一线员工超半数。在用工荒一年胜似一年的大背景下,红豆沉着不慌,老员工稳定率高达98%,新员工纷纷慕名而来。

熟练技工难招是造成“用工荒”的重要原因,它不仅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而且使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严峻的现实挑战。

企业操作工一般都是按件记工,多劳多得,这样新进职工不仅收入难以提高,工作积极性也会越来越低。显然,尽快使其掌握操作技能是激发他们工作热情、让他们在企业中稳定下来的有效办法,这就需要企业给予他们全方位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一个现实是,许多企业不愿意花钱培训职工,即便培训,也多是对职工进行单一工序的操作培训,少有操作技能的全面培训。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职工为了寻求一份更好的工作总是不停地流动,企业自然也就经常缺工,尤其是缺熟练技工。

红豆能有今天的良性用工局面,得益于企业长年坚持对员工的技能培训。红豆对培训员工的做法与一些企业截然相反,所以,红豆一直不存在“用工荒”。红豆的现实提醒一些企业,对员工培训要有长远眼光,不能只看到眼前的短期利益得失,而给企业长远发展埋下隐患。因为,企业越不愿意培训员工,员工在企业的稳定率就越低,反之,不仅能大幅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和素养,提高其收入,增加其市场竞争力,也能使企业自身发展、乃至整个制造行业的转型升级得到有力的人才支撑。困扰许多企业的“用工荒”、“技工荒”无疑也将得到有效缓解。毕竟,中国劳动力总体供给还远没有到严重短缺的程度。□ 红轩

宏诚集团:2小时开齐所有设备

员工返岗调查数据:正月初六节后第一班,公司全员齐上阵,平均用了2个小时就把所有的纺织设备开齐。如此开车速度,缘于各生产车间员工返工率平均达到95%以上。

公司较为稳定的员工返岗率,得益于他们采取待遇留人、事业育人、政策激励、温暖感化“多措并举”,善待员工暖心留人。

用待遇留住人。公司全面实行岗位工资制,使生产劳动者收入与个人技能和贡献紧密挂钩,调动了员工积极性。同时,为了解决员工后顾之忧,公司为入厂3年以上员工办理了养老保险,享受工龄补贴,并在生产经营困难条件下,去年再次提高员工薪酬,使从业人员年人均工资收入达到2.6万元。

用事业培育人。公司把员工作为创先争优的主体,让他们在各项经济建设中挑大梁、唱主角,感受发展职业生涯的成就感、荣誉感和归属感。有千余名新老员工参加操作练兵、技术比武、科技攻关活动。全员立足岗位、技术创新,涌现员工自主创新发明100多项,其中有3个新产品获评山东名牌。

用政策激励人。实行农民工和固定工的“五个一样”激励政策,即政治上一样发展、分配上一样公平、管理培训上一样对待、生活待遇上一样关心、文化活动上一样保障。新入厂员工普遍感到生活有奔头、工作有干头、前途有盼头,吸引了无数员工纷至沓来。

用温暖感化人。关心关注员工生活细节,把员工的“小事”当“大事”来办,公司开通了送温暖直通车,员工只要工作或生活上有困难,工会组织保准在第一时间把温暖送到家,据了解,仅去年公司就帮扶救助困难员工700多人次,发放生活救助金20万元。 □ 王泽水

华芳集团:复工率超过100%

员工返岗调查数据:目前,华芳集团员工返岗率可以说是超过100﹪,复工情况为近几年来最好,其中返乡员工还带来了近3000名新员工。

华芳集团共有来自河南、安徽、苏北、四川、云南等地1万多名外地员工,公司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每年春节前就组织大客车送员工回家过年,所有费用都由公司支付。

今年春节前,公司共组织235辆豪华大巴,用于春节前后送接外来员工,公司还在每辆车上配备一名专职干部负责员工安全。春节过后,又租用255辆大客车,专程包车把员工接回厂里。为此,公司总共花费980万元。

来自四川的打工妹小朱说:“春运期间订票困难,但由于公司派车接我们上班,一点都没有后顾之忧。年前回家有车送,年后上班有车接,华芳集团的员工是幸福的。”外来员工基本没有非正常流失,一些回家的员工还带动了当地的同学、亲朋好友来公司工作。

近年来,集团多次提高员工报酬,2011年员工平均工资福利待遇同比增长30%,每位员工都能享受到劳保用品、就餐补贴、用水补贴、医疗和工龄津贴,大大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在工作环境方面,2011年集团共投入上亿元资金,引进了自动络筒机和完善的吸尘系统,新建的华芳五河纺织有限公司更是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细络联,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车间宽敞明亮,干净整洁,不仅改善了工作环境,保护了员工健康,又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用工成本,增强了对员工的吸引力。在管理方法上,提倡情感化管理,集团下属的旭勉毛纺织公司管理人员对员工提倡耐心教育、以理服人,员工有问题和不满可直接向总经理投诉,被评为“华芳集团2011年度先进集体”。□ 刘伟国

常山股份:老传统结合新办法

员工返岗调查数据:常山集团市区内的5个老企业,节后员工返岗率为98﹪。恒新和恒盛两家新企业节后员工返岗率在九成左右。

集团个别一线挡车工岗位出现严重缺员现象,企业不得不紧急招工,以减少缺员对生产带来的损失。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老公司老员工多,平均年龄在42岁以上,大多是市区老工人,依恋企业,人员比较稳定。新企业年轻员工占90%,思想活跃,不断在寻找更适合自己、收入又高的行业,所以跳槽的现象比较普遍,主要原因是纺织工作相对艰苦且收入较低。

近年来,常山股份注重把握员工的需求和心理动态,将思想政治工作的老传统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新办法结合起来,在员工队伍管理上从五“招”入手。一是畅通信息渠道,及时公开正面信息,开展企业形势教育,让员工当好企业主人。二是激励创新创效,开展经常性劳动竞赛,激发员工表现欲,助员工岗位成才,实现自身价值。近年来,常山股份有19名员工获全国纺织行业岗位能手称号,130多名员工获省市级技术状元或技术能手称号,162名员工成为公司内部工人技师,享受每月特殊津贴待遇。三是关爱精神生活,不断制造精神福利,化解员工工作压力,提高员工职业满意度。四是提升企业凝聚度,公司建立了员工联络信息网,各级干部定期走访慰问员工(家庭)。各级工会还及时救助困难员工,仅2011年春节期间,全公司有1200余名困难员工(家庭)得到救助,发放救助款60余万元。五是增强荣誉自豪感,精心设计各种活动,使员工备感自豪。2010年公司给16名最佳员工的奖励是“5000元+港澳游”。五“招”并举,使常山股份员工队伍管理上更加注重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员工队伍保持了基本稳定,更多的员工愿意留在企业,为建设幸福新常山同舟共济。□ 特约记者 邵光毅 特约通讯员 安东利

双山集团:让员工快乐坚守

员工返岗调查数据:集团返工率达100%,3000多名员工连续几年保持高稳定率。这些都得益于集团领导坚持“为员工、为股东、为社会”的“三为”企业文化理念。

近几年,在各种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集团还给员工工资上调15%~20%,去年双山一线员工年均工资同比增长22%,一线员工年收入达3万元,远远超过当地人均工资。为减少职工后顾之忧,企业每年为员工办理“五险”一金。

“留人必须留心,加薪还要‘用’心”双山集团董事长朱克荣对此有感而发,而这也是不少员工留在企业长久发展的重要原因。

双山集团免费为职工宿舍安装空调,配备电视、网络,免费为员工提供就餐。企业还设立了图书馆、篮球场、兵乓球室等活动场所,让广大员工不出厂门就能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在用人上,坚持任人唯贤,人尽其才。从一线员工和业务骨干中选拔干部。对新进厂员工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每年选择优秀员工到高等院校进行业务技术培训,使全体员工素质都能根据岗位需求得到不断提升。在企业发展遇到困难时,集团坚持“增效不减员”,安定了人心,稳定了大局,和谐了人际关系。

员工普遍认为,双山团队是一支能背水一战的队伍。在发展顺境时,人人都坚守岗位,各尽其责;面临困难时,企业把员工当靠山,个个都是顶梁柱。无论外面待遇多高,双山人都能坚守岗位,没有一位被重金挖走。 □ 刘义龙

乾盛纺织:流失率还是未知数

员工返岗调查数据:龙年春节未过(正月十五之前),本县工业园区内的纺织企业都纷纷竞相开工生产,然而有的企业真正到岗人数还不足2/3。

福建尤溪乾盛有限公司与去年一样采取了上班第一天发红包和提供免费午餐至正月十五的举措,以鼓励员工准时上班。但是据食堂的老板说,每天只有160多人就餐。

造成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外省籍员工还未来到,另一方面也与“气流纺”车间未开工有关系。

通过走访得知,槽筒车间本来有70名左右的员工,可是第一天上班仅有29人到岗。而织布车间仅勉强排两班,前纺车间也寥寥无几。据说还有一部分合同将到期的员工在观望。

截至正月十五时,今年究竟有多少员工能够返岗?有多少员工真正流失?还不得而知。与其每年春节后再使出浑身解数、加大力度招工,倒不如改善雇佣性质的劳资关系为平等的合作关系。

显然,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知人善用并结合企业实际管理模式,保证员工队伍相对稳定已刻不容缓。众所周知,近年来省、市、县都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用工服务工作的意见》,而作为多工序、连续化、大量生产型,多机台作业、劳动密集型,轮班作业、原料比重高等诸多特点的纺织企业,老板尤其应该关注员工的精神状态,搞好企业文化建设。

创办一个企业不易,管理好一个企业并使其可持续发展更难。相信老板们对此有着更深刻的切身体会!

 
 
更多>同类纺织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纺织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我们的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404页面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0084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