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阿克苏  纺织  生态  染料  人民币  服装定制  皮棉  盛泽  卢比  美棉  化纤  降税  环保  服装  丝路柯桥  染费  缅甸  中俄  棉纱  不染色 

中国纺机业的2011获奖项目

   日期:2018-12-10     评论:0    

1 高速拉舍尔经编机

所获奖项

2011年桑麻纺织科技奖一等奖

完成单位

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周孝文

项目内容

该项目所有成圈运动的四连杆机构的曲柄结构采用曲轴,并采用先进的压力油强制润滑,与曲轴配合的轴承采用巴氏合金的滑动轴承;编织元件采用性能优良的复合针——槽针技术配置;运动部分的的连杆、摇杆机构均应用了高强度的轻质合金材料,质量减轻了2/3左右;针床采用大截面中空型镁合金型材,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刚度;导纱针设计圆滑过渡,表面镀硬铬,没有任何锐利的边缘,具有高质量表面;采用高速特性曲线的编花凸轮控制梳栉导纱编织,运用了传动比为24:1的偏花蜗轮箱传动,动力特性好,振动小,运行平稳,生产高效和节能;采用了电子送经、电子牵拉、电子卷取等技术,在更换送经量、牵拉密度和卷取密度时不再需要更换变换齿轮;配置了压力油恒温自动循环控制系统,有力地保证了机器的24小时高速运行;利用专业的计算机软件,对曲轴传动进行了动平衡的计算。

技术特点

该产品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产品性能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了具有先进水平的性价比好的经编机。

产业化进程

e2178型高速拉舍尔经编机于2010年6月通过了湖南省新产品技术鉴定和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同时被评为湖南省高新技术产品。e2178型高速拉舍尔经编机目前已经实现批量生产,目前,订货合同已签到2012年年底。

2 jwf1418a型自动落纱粗纱机

所获奖项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完成单位

天津宏大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北京经纬纺机新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

该项目通过内置式自动落纱系统,发明在粗纱机上从锭翼两侧自动取满纱放空管的落纱形式,实现粗纱机从落纱到换管、生头、开车的全自动纺纱;通过“空满管交换装置”独有技术,实现粗纱机上的满筒粗纱和粗细联输送系统上的空纱管进行交换并实现粗纱,空管自动输送;取消了传统粗纱机锥轮变速、成形、差动等机构,采用四台电机分部传动,实现了四台电机之间的同步控制;采用arm嵌入式系统和dsp系统进行主控,人机界面采用windows ce操作平台,具备完善的在线故障诊断、查询和统计分析功能等。

技术特点

jwf1418a型自动落纱粗纱机的研制成功,提高了国产粗纱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全面提升粗纱机整体技术水平,实现了用高新技术对传统粗纱机的升级改造,促进了传统纺织业的产业升级。

产业化进程

该项目在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生产试验,在无锡经纬公司建立了生产示范线。

3 万吨级国产化pbt连续聚合装置

所获奖项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完成单位

江苏和时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纺织化纤产品开发中心

项目内容

该项目通过研究开发国产化纤维级pbt生产装置和技术,解决聚酯产品同构性矛盾突出,产品的差别化率低,附加值低,pbt国产化技术滞后的问题。该项目研究开发的万吨级国产化纤维级pbt连续聚合、纺丝软硬件成套技术,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申请1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具有流程短、投资抵,能耗低、环保等特点,填补了国内空白。该技术适用于高品质纤维级pbt切片和pbt纤维的工业化生产,生产工艺稳定,重现性好,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技术特点

该项目立足于国产设备研发,通过酯化缩聚工艺技术优化、副产物回收技术研究、自动化控制技术配制、专用纺丝组件设计制造和纺丝工艺技术优化,形成完备的万吨级国产化pbt连续聚合和纤维生产工业化生产线,实现纤维级pbt切片和pbt纤维的稳定生产。

产业化进程

该产品与进口产品相比具有很好的价格优势,自成果转化投入生产以来已大量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7年,国内首条pbt树脂切片生产线顺利投产,当年实现产能2万吨。2011年经过不断改进完善,江苏和时利公司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二条pbt树脂切片生产装置调试成功并顺利投产,而且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均大幅提高。

4 涤纶超细纤维高速弹力丝机

所获奖项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完成单位

无锡宏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

该产品整机丝路设计围绕加工单丝纤度0.3≤dpf<0.5的涤纶超细纤维设计思路,保证超细旦丝质量。其自动生头技术操作简单、维修方便,解决生头过程中劳动强度大、生头困难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多支承大罗拉结构或单锭单电机传动的导丝盘式牵伸装置适应高速运行,增加一档w2x以适合超细纤维仿制时,工艺参数调节灵活。

技术特点

该产品是供后道织造的高附加值产品。项目主要通过对涤纶超细纤维加弹机整机丝路、加热技术、新型卷绕技术、自动生头技术、自动落筒技术、假捻器单锭传动技术、单轴单电机传动系统、在线张力监测系统以及先进的电脑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和系统进行自主研发,设计研制新型的加弹机,用于生产单丝纤度为0.3~0.5dpf的涤纶超细纤维,是弹力丝机的高端产品,结束了我国化纤高新设备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满足差别化纤维对生产设备的需求,可替代进口,节约能耗,节省投资,促进化纤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和纺机行业科技进步。

产业化进程

2011年该设备的产业化率得到进一步提升,新产品的市场份额得到进一步增加,实现了以产品结构调整转型带动市场结构调整转型的目标。

5 jwf1012型往复抓棉机

所获奖项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完成单位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

该机在fa系列往复抓棉机的基础上创新设计了两只抓棉打手顺向抓取纤维的抓取工艺,即两只抓棉打手同速、同向旋转并始终与抓棉机行走方向相同。当抓棉机抓棉器行走到棉包的一端时,行走小车停止,抓棉打手减速、停转,下降一个抓棉量以后再重新启动,反向旋转进行下一单元的抓棉。

技术特点

jwf1012型往复抓棉机具有国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其独特的工艺性能,以及高产、低耗等显著特点,符合我国当前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对纺机设备新的要求。

产业化进程

该机与国内外同类机型相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其先进的自动控制水平和良好的生产稳定性,对提高纺织产品质量,实现纺织厂高产高效、节能低耗、减少用工、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6 dj-1/1a断纱检测器

所获奖项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完成单位

陕西长岭纺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

dj-1/1a断纱检测器具有智能化程度高、性能优良、可靠性高等显著特点。产品从检测到处理及控制,全部自行设计。核心部件采用低成本的89c52微处理器,完成断纱的识别,支数和材料的自动适应,尾纱夹持及合并根数与锭数的自动匹配,纱线断裂采用压电技术进行检测,适应的支数范围宽,特别是能够识别高支纱。

技术特点

该产品的研制成功,显示了我国在并纱机纱线断裂识别方面的技术水平,对增强并纱机断纱检测器的配套及替代进口有着积极的意义,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产业化进程

dj-1/1a已完整配套fa716、fa716a、fa1716并纱机系列,并有各自多套机器在用户处使用,效果良好,用户满意。

7 jwf1209型梳棉机

所获奖项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完成单位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内容

该项目由机幅1500毫米、锡林直径φ1288毫米配置的宽幅大锡林梳棉机属世界首创;增加锡林主梳理区弧长和梳理角度,主梳理区面积居世界第一,确保高产优质;特殊工艺和材料制成的宽幅、高精度锡林、道夫筒体,分梳精细,运转稳定;将并条工艺集成到梳棉机,省去一道并条,简化工艺,节省占地面积,缩短流程,属国内首创;机幅1500毫米喂棉箱,其下棉箱采用压力检测方式,精确控制筵棉的均匀度。

技术特点

该项目设计先进,机电一体化程度高、运行可靠、质量稳定、适纺性强,产品性能部分达到了同类产品国际领先水平,其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产业化进程

该项目打破了国外纺机制造商对高档梳棉机的垄断局面。对纺织厂减少万锭配台、节省占地面积、减少用工、节能降耗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显著效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8 hgm63/1全电脑多梳栉提花经编机

所获奖项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完成单位

福建省鑫港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

该机通过自主研发生产多梳栉电子横移控制装置、集成式提花导纱装置、滚动钢梳与一机两用装置、槽针系统、贾卡部件、多梳电子与贾卡电子兼容等关键部件,采用自主创新的多项专利技术,用电脑控制伺服电机代替机械链块带动梳栉横移编织花型,采用电脑控制的多梳起花和贾卡起花相结合的最新型匹艾州贾卡控制系统,研制出可在常温环境下全电脑控制编织花纹的多梳栉经编机。

技术特点

该机性能指标和国外同类先进产品相当,打破了高档经编设备由国外公司长期垄断的市场局面,为下游纺织企业提供了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的设备保证。

产业化进程

该设备与2010年研制成功,主要用于生产高档服装面料、辅料、装饰面料、条形花边等。项目的推广应用提高了我国纺织机械设备产品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替代进口产品。同时,对促进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福建省纺织机械产业链配套,做大做强经编产业集群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9 ge319型立式氨纶整经机

所获奖项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完成单位

常州市第八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

该项目集计算机、光、机、电、气、仪、信息技术为一体,采用高端伺服技术、智能化人机界面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控制电子齿轮同步跟踪技术,使该产品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数据实时控制、高速稳定、功耗小、噪声低、能确保同组经轴拷贝、牵伸比值波动小、整经张力均匀等特性。它采用立式纱架技术;纱架、罗拉、盘头的同步控制技术;整经曲线补偿技术;计算机仿真调试,ccd断纱自停装置等创新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科技产品。

技术特点

该项目已广泛应用于纺织用经编织造领域,结构先进合理、性能可靠、综合质量稳定、性价比优越,获得了客户的普遍好评和市场认可。该机能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产业化进程

该项目的成功研制符合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可促进江苏省乃至全国的纺织工业发展,调整区域性的产业结构,也推动了地区性社会的发展。

10 日产60吨国产化连续固相聚合高性能涤纶工业丝纺丝成套设备与工艺技术

所获奖项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完成单位

大连合成纤维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绍兴海富化纤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

该项目对大型、国产连续固相聚合工艺和装备技术研发,高效、高性能涤纶工业丝工艺与装备技术开发,开发并建成45吨/日、55吨/日、60吨/日级系列化产能的国产化连续固相聚合装置和高效多头涤纶工业丝纺丝装置,实现了连续固相增粘及涤纶工业丝工艺与装备、工艺软件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目标。

技术特点

该国产化装置比进口生产线单个部位产能提高50%,投资下降40%,具有低投入、低成本、建设周期短、节能降耗效果显著的优势,填补了国内空白。该项目开发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综合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综合能耗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产业化进程

2005年依托黑龙江龙涤化纤有限公司建成了国内第一条国产化年产3.5万吨涤纶工业丝生产线装置;2008年依托绍兴海富化纤有限公司建成年产5万吨高性能涤纶工业丝生产装置。该项目开发了国内第一套日产60吨大型混合流程国产化连续固相聚合(ssp)装置,开发了多头生产粗旦工业丝纺丝成套生产线装置,实现了装置的大型化、系列化、自动化和高效化。

□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 刘璐 整理

 
 
更多>同类纺织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纺织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我们的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404页面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0084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