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全国纺织服装企业免费注册推广
棉纱价格 棉花 棉纱  氨纶 越南 纺织 棉花价格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新闻
涨价迷局 服装流通众生相!
时间:2010-12-17 15:04:27  来源:中国时尚品牌网  共有条评论


  挑战

  以男装为主营产品的陈君,2009投放批发市场的产品价格大多在300元内,而到2010年的订货会上,300元的产品已难觅踪影,除了几件单衣外,服装价格普遍提升至600-1000元的价格区间,一些外套售价甚至超过了5000元,上涨幅度超过100%。

  这些被定位“商务休闲”的男装,品种丰富,从内衣到衬衫到羊毛衫到外套,远远超过了以往运营于批发市场中的男装种类。

  “我们不再是走量的运营模式,品种增多是很自然的选择。”陈君解释道。

  种类的增多,单品产量的减少,以及售价的提升成为了陈君品牌升级的“内在表现”,而作为“外在表现”,陈君希望他的品牌服装都能陈列于大面积专卖店和商场之中。

  “只有大店才能凸显品牌形象。”陈君表示,“我们希望代理商都能开大店,为什么现在很多品牌都在推行大店计划,都在进商场,因为他们都在进行品牌升级,他们非常清楚只有在高端的终端中才能卖出更高的价格。”

  在陈君看来,眼下,所有品牌的大店、商场计划说到底,都是为了更有力地提升产品售价,通过涨价获取更高的利润,而不仅仅是为了提升“虚无缥缈”的品牌形象。

  然而,“大店计划”也是陈君品牌升级计划展开以来,所面临的最大工作难点。

  在陈君打造的订货会上,当他的最新产品价格单分发给邀请而来的代理加盟商时,这些跟随他多年的核心合作伙伴几乎都吃了一惊,他们没想到价格的提升幅度是以一倍来计算的,也没想到陈君会让他们投巨资来开大店。

  于是,整个商务洽谈环节陷入了尴尬的“沉默”中,代理加盟商在计算完他们的成本,以及风险后,畏缩了。

  陈君的合作伙伴过去都活跃于批发市场,或者街边小店,因此,对于他们而言,要跟进陈君的“转型”,他们也需要对以往运营模式推倒重来,他们需要高出以往一倍以上的采购成本来采购货品,同时,需要投入更大的资金来扩充店面面积,以及进入主流商场。

  “这的确是我们转型的难点工作,大家显得有些犹豫。”陈君表示,“但我更愿意积极地看待这个问题,在新的变化面前,合作伙伴需要一定时间去适应,因为我们改变的方向是他们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他们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但我相信,变化对于他们而言,也是非常必要的,向价值链上游发展,追逐更高的利润,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在眼下看来,非常急迫。”

  然而,目前对于陈君不利的情况是,区别于以往领军品牌的“升级”计划,眼下,越来越多的一般品牌开始了价值链上游的迈进,而市场总量,及优质商业资源的有限,让所谓“大店高端计划”面临剧烈的竞争,代理商所进行的任何投资面临的风险也放大了。

  “目前,像陈君这样的‘品牌升级’在市场中的主要表现就是涨价,很多品牌都是这样涨价的,不是直白地对原有产品线进行提价,而是变相‘升级’涨价。”一位跟随陈君多年的代理商表露了其的担心,“品牌商涨价了,单品利润大幅提升,但市场总量并没有明显增长,恰恰相反的是,消费者会因为价格的上涨减少购买服装的数量,这中间的风险难道都要由我们这些中间环节来承担吗?”

  代理商:预期利润直降500万

  眼下,各大市场中已难觅千元以下的新款羽绒服

  孙先生是杭州一家时尚羽绒服的山东代理商。每年四月份,这家公司会召集它的各个省代在杭州参加冬季羽绒服的订货会,在订货会上,代理商们对今冬产品的价格有了大致判断。

  今年5月初,孙先生得到了该品牌的确切出厂价。“根据款式的不同,出厂价涨了120元至280元。相对于其他品牌,这还不是涨幅最大的。”孙先生说。

  因为原材料的涨价、加工厂成本的增加等诸多因素,今年的服装产品出厂价普遍上涨,羽绒服的涨幅最为明显。于是,今年冬天,“难觅千元以下新款羽绒服”的消息屡见报端。记者在北京王府井百货以及新世界、君太等多家商场发现,九成以上新款羽绒服的价格都突破千元,有的甚至标价2000元左右。

  偷工减料是常规手段

  年初,孙先生看到蹭蹭上涨的原料价格,已预料到今年服装成品价格必将上涨。收到厂家的产品报价后,孙先生开始衡量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少实际承受者?涨价的情况下还能保留住多少经销商客户?客户订货量能达到多少?自己有无能力在保证正常费用支出的情况下有盈余?

  “能做就做,不能做直接换品牌。”像大部分服装代理商一样,孙先生综合考虑了各种成本,他觉得这个品牌涨幅在其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决定继续代理这个品牌。“我算账,能做我就做,不亏也敢做一年。羽绒服光做反季也有几百万利润,只要你有资金和网络。”

  不过,与普通代理商不同,孙先生自称是该品牌省代理里的老大。“厂家在做一些决策时一般都会征求我的意见。这个品牌如果我放弃,对厂家影响很大。”

  而他的经销商客户并没有因为进货成本的增加另谋他路。“羽绒服客户一般很忠诚,不会轻易丢掉自己已经做过一年的品牌,做了多年更是不轻易言弃。女装客户不行,女装客户看你这季货好就跟着做,货不好马上走人。”

  虽然说吊牌上的价格数字很“好看”,但孙先生透露说,今冬羽绒服的价格与往年其实并不具备可比性。

  “不好比较,面辅料都变了,毛领也缩水很多。去年的那种好毛领今年基本上见不到了。”孙先生说,虽然都是用蓝狐毛,但质量明显不如去年。“今年没有用好的。”很多厂家在面辅料上做“功夫”,通过使用更廉价的材料降低成本。

  对于厂家的偷工减料,孙先生已见怪不怪。在服装圈摸爬滚打20多年的他认为,这种做法正常不过。“(偷工减料是)国人常规手段,中国老百姓对价格的敏感程度远远大于对品质的要求。”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